(—chèn)不相符,不适合。白居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容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欲著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齐己《移居西湖作》:“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年间。此诗前半写新制布裘之利,使之暖如春。后半写身暖如春的诗人希望“天下无寒人”。“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既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积极的立身处世哲学,也是白居易前期思想的核心。
乐毅降赵后,燕惠王派人责问他,乐毅回信表白了自己的心地,申明了明君贤臣各自的职分,请求燕王谅解他。见《史记·乐毅列传》。后或以“乐毅书”为咏贤者辞别旧主之典。杜甫《别张十三建封》:“载感贾生恸,复闻乐
【介绍】:李贺《送沈亚之歌》诗句。春卿,礼部主考官。拾材,一作“拾才”。黄金、龙马,比喻优秀的人才。二句意谓主考官在光天化日之下选取人才,竟抛弃卓异之士而不取。
无比,无限。杜荀鹤《感春》:“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词体名。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提出,在敦煌曲子词中有“联章”的形式,而一套联章中的每首辞的句法必须划一。这种联章之辞,实属杂曲,或称曲子。此名,唐人所无,其事,唐人确已有之。他还把联章之辞分为“普通联章
总集。明马俊良辑。全书六十卷,每卷收小说一种。名为“晋唐小说”,实际上晋代惟见《搜神后记》一种,而宋人乐史《杨太真外史》亦在其中。其余均为唐人小说。唐人重要传奇小说集均已收入。惟辑者校录欠精,误将《玄
【介绍】:字惟直,宜春(今属江西)人,郑谷父。开成元年(836)进士。官国子博士。咸通三年(862)为永州刺史。《全唐诗》存诗3首。
【介绍】:张祜作。孟处士,一作“孟浩然”。此诗抒写了作者对贤才的敬慕和对权贵的蔑视。自古官高禄厚者未必才能出众,而德才兼备之人反而往往生不逢时,地位低下。但是,最终留名后世的还是后者,就比如孟简虽做过
【介绍】:李白《赠裴十四》诗句。二句喻裴十四胸次广阔,不可径渡,身价之高,莫可使其轻易回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