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天宝十一载(751)冬,李白欲游幽燕,前去打探安禄山虚实,途经大梁,遇于逖和裴十三,二人相送,李白作此诗赠别。塞垣,边塞,此指幽燕。首六句引姜太公、李斯事,谓于逖、裴十三终将大用,勿
晋时,周居显位,其弟周嵩却认为他志大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过,无自全之道,后果被王敦所害。事见《晋书·周母李氏传》。李瀚《蒙求》:“济叔不痴,周兄无慧。”
军中用的大鼓和小鼓。亦借指战事。戎昱《从军行》:“远戍报烽火,孤城严鼓鼙。”
手执扫帚。古代迎候宾客,多持扫帚以示敬意,谓为之洒扫道路。崔善为《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讵知方拥篲,逢子敬维桑。”
【介绍】:白居易约作于元和元年(806),是白氏赠挚友元稹的第一首诗。诗从白元交谊写起,先写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颂其清正刚直;再写这对同心友的深厚情谊;后写两人友谊的根本原因在志同道合,“
亦称“同对”。指格律诗一联的上下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虽然意义不同,但属于同一事物类属的义近词。如:“云”对“雾”,“酒”对“觞”,“花叶”对“草芽”等。参见“六对”。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武宗时人。苦心为诗,有时名,滕迈誉之为“吾家千里驹”。曾至吉州访滕迈,临别赋诗自伤失意。当年秋逝于商州馆舍。《全唐诗》存诗一首、断句四句。事迹见《云溪友议》
【介绍】:赵嘏《自遣》诗颔联。二句写游子思归之情。出句传达故国暌隔而乡思未尽情怀,“连”字生动形象,刻画游子与故乡息息相通情形,曲尽其妙。对句承上,渲染境地的凄清氛围,更见为客之悲、羁旅之恨。
【介绍】:见李愚。
【介绍】:因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宋人改为张保嗣。晚唐人。性滑稽。为岭南掌书记时,作诗戏营妓。北归时留诗戏同院诸人。《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示妓膀子》,又作张保嗣诗重出,题作《戏示诸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