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唐诗》于“行式”下原注:“失姓。”据考,行式姓韦。《全唐诗》存其与裴度、张籍、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联句诗4首。
张衡为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四愁诗》表达了对弊政的忧患和郁郁不得志的愁绪。后因以喻指愁思诗作。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关名。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南太行山顶,因关之南有三处天井泉,故名。为太行南北交通要冲。韦庄《天井关》诗即咏此关。
当地的主人;东道主。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时亳州举子。因亳州刺史韦仕符等精求释道,放纵乐营子女,作诗以嘲其宾佐,兼寄宣武节度掌书记李昼。《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参“李昼”。
【生卒】:618—652【介绍】:字惠褒。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620)封宜都王。四年(621)封卫王。贞观二年(628)改封越王。十年(636)徙封魏王。二十一年(
犹忆鲈鱼。张南史《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参见“忆鲈鱼”。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伟幾。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开元二十七年(739)进士,历仕蓝田尉、著作郎、大理司直、汾州巡官,入为卫尉卿、京兆少尹,终密州刺史。《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所附小传。
池名。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相传隋蜀王杨秀取土筑城,因为池,有一僧人见之叹曰:“摩诃宫毗罗。”意谓此池广大有龙,后因以为池名。杜甫有《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
【生卒】:735—812【介绍】:唐代学者、散文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十。杜牧祖。初以门荫补济南参军、剡县丞。历润州、浙西、淮南从事。入为工部郎中。大历十三年(778)出为抚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