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老子。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王棨《省题诗二十一首·上德不德》:“欲述犹龙旨,应忘得意筌。”
【介绍】:杜甫作。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从彭原(今甘肃宁县)迁驻凤翔(今属陕西)。四月,时陷贼中的杜甫从金光门(长安外郭城西面有三门,中曰金光门)逃出长安,间道(偏僻小道)奔赴凤翔行在,谒见肃宗
晋代阮孚官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以官服金貂换酒,被有司弹劾。见《晋书·阮孚传》。后因以“脱貂”形容人放任不羁。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
指汉武帝。武帝刘彻曾作《秋风辞》,故称。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参见“秋风词”。
螃蟹。皮日休《送李明府之任海南》:“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
词牌名。一名《十拍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大曲《破阵乐》的一遍。双调,六十二字,用平韵,上、下片各五句,均为二、四、五句押韵,用一韵。南唐李煜有此词。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有无名氏作品。
即馆娃宫。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白居易《登阊门闲望》:“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介绍】:王贞白作。游白鹿洞,感而赋七绝两篇。白鹿洞,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贞元中,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于庐山,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谓其所居曰“白鹿洞”。后渤为江州刺史,
相传郑交甫将游楚,至汉皋台下,遇二仙女,二仙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二女解珠佩以赠郑交甫。后因以喻男女爱慕赠答之事。亦用为咏襄阳之典。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又作“汉
晋人毕卓嗜酒,常说如能整日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之中,终了此生是十分值得的。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持蟹螯”形容人纵酒放情,不问世事。亦用以形容饮酒酣畅。柳宗元《游南亭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