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介绍】:

刘长卿作。一作《寻常山南溪道士隐居》,又作《寻南溪常道士》。这里所谓“道人”、“道士”,是指僧人。这是一首寻人不遇的诗,但因所寻之人为佛门中人,故诗写得颇有禅趣。喻守真评曰:“本诗题眼在一‘寻’字,全诗就得从‘寻’字着想:首二句是一路寻来;三句是远望;四句是近看,是寻到了道士隐居之处,而道士不在,用‘闭门’来表示;五六句是道士既不遇,看松寻源,亦有别趣,这是推开一层的说法。……末句以见溪花之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将寻不见的意义,尽情结出。”(《唐诗三百首详析》)

猜你喜欢

  • 冯鉴

    【介绍】:五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蜀时人。曾为梓州射洪令。《宋史·艺文志》小说类著录《广前定录》七卷,文史类著录《修文要诀》二卷,并佚。同书小说类又著录《续事始》五卷,已散佚,原本《说郛》尚存部

  • 胡雄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睿宗时,为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玄宗先天元年(712),曾与张齐贤、郑善玉等同作《仪坤庙乐章》十二首。《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史崇《妙门由起序》、《旧唐书

  • 杨茂卿

    【生卒】:?~821【介绍】:字士蕤,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元和六年(811)进士,历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后死于成德乱军中。工于诗文,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推许,刘禹锡亦曾称赏其诗。《全

  • 二妙集

    宋赵师秀编。师秀简介见《众妙集》。《二妙集》,一卷。专选唐贾岛、姚合两家诗202首,其中选贾81首,姚121首,以五律为多。每人前各附小传1篇。无序,无评点、笺注,仅偶有校正。此书在当时就极为罕见,故

  • 李频

    【生卒】:?—876【介绍】:字德新,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少好学,曾千里访姚合学诗,合以女妻之。大中八年(854)进士,授校书郎,历南陵主簿、武功令,以政声清正受绯衣、银鱼,历侍御史、都官员外郎

  • 陶雍

    【介绍】:《全唐诗》收其《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1首,郑侍郎即郑澣,文宗大和四年(829)任兵部侍郎。郑澣原唱题作《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澣忝此官因献拙什》(全),刘禹锡、唐扶、雍陶均

  • 隐几

    【介绍】:白居易作。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反映出白居易思想中除兼济天下的进取之心外,还受到佛道思想的很大影响,他的思想是僧、道、释的复合体,具有自适、无为的消极一面。查慎行《白香山诗评》云:“‘

  • 大夫松

    即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秦始皇曾避雨于此树下,因封其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遂用为咏松之典。亦作“大夫树”、“大夫枝”、“大夫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

  • 薛逢

    【生卒】:806?~?【介绍】: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会昌元年(841)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崔铉镇河中,辟为幕府从事。大中三年(849),铉拜相,擢万年尉,历侍御史、尚书郎分司东都。以

  • 蜂腰格

    律诗对仗的变格之一。指颔联不对而只有颈联对仗的情况。如此种首联、颔联、尾联皆不对仗,只有颈联对仗的律诗,在五律中常见,七律中很少见。用蜂腰格写成的诗称蜂腰体。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