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岑嘉州集

岑嘉州集

诗集。唐岑参撰。岑集,宋代书志著录多为十卷,八卷本仅《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诗集类上”著录。宋刻八卷本有三:一不分体;二分体之书棚本;三分体之巾箱本。今仅存宋刻原本不分体一种,然残存前四卷。前人不知其残,误为宋刻四卷之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又有以宋刻八卷本为底本的明抄八卷本,其前四卷篇目次序与宋刻本残四卷悉同,仅卷四末增补《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一首(按此乃岑羲诗,抄补者误入)。有清黄丕烈跋文一则。亦藏国家图书馆。明代多为分体之八卷本,其源皆出宋书棚本。有明覆刊宋书棚本,首杜确序,诗依体编次,前三卷五古,卷四七古,卷五、六为五律,卷七五律及五排,卷八七律、五绝、七绝。今藏台湾。余尚有明仿宋刊《唐四家诗本》、《唐十二家诗》本、明铜活字本、四库进呈抄本等等,虽编录诗数有多寡,但皆祖宋书棚本。又有宋巾箱本,祖本虽未见传,但有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和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古香阁影印本传世。明正德十五年(1520)谢元良刻本,明嘉靖间刻本,以及日本宽保元年(1741)刻本,分别藏于北京、浙江和台湾,是八卷本中另一类重要刊本。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张逊业《十二家唐诗》本、万历十二年(1584)杨一统《唐十二名家诗》本(一卷本)、万历三十一年(1603)许自昌《前唐十二家诗》本、万历间郑能《前唐十二家诗》本以及万历间汪应皋刊本等皆为二卷本,亦属八卷本系统。参“岑参集”、“岑嘉州诗集”。

猜你喜欢

  • 只有

    ①惟有,仅有。李商隐《深宫》:“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②还有,犹有。崔涂《过陶征君隐居》:“还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③连词。表示必要的条件。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三:“只有朝陵日

  • 刘歆

    汉刘向之子,博学好古,继其父校《五经》,欲使《左氏春秋》及《毛传》、《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官学,未果。见《汉书·刘歆传》。后因用作咏儒臣之典。卢纶《送崔邠拾遗》:“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炫师儒

  • 柳河东诗钞

    柳宗元著。清陈明善《唐六家诗钞》本。陈氏将杜(甫)、韩(愈)、王(维)、韦(应物)、孟(浩然)及柳诗各抄录一卷。其中《柳河东诗钞》凡柳诗中之名作大体皆录,是一部普及性的选本。虽在对柳诗的研究方面用处不

  • 林绚

    【介绍】:唐代辞赋家。本名缮。闽(今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与秦韬玉等人交结宦官,号芳林十哲。光化中,守太常博士。撰《大统赋》二卷,又《大纪赋》三卷,《宋史·艺文志七》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四

  • 谢蟠隐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系谢灵运之远孙。咸通前后在世。有清才。预感天下将乱,作杂感诗以讽谕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杂感诗》二卷,元时已为一卷。作品今佚。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

  • 李为

    【介绍】:唐代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至会昌中人。曾应进士试。《全唐文》谓大中时进士。工赋,有时名。所作《泪赋》及轻、薄、暗、小四赋,立意不高,为时人所议。《全唐文》存赋三篇。事迹见《因话录》卷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介绍】:柳宗元作。元和十年(815)三月,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八司马”中的五人再遭贬谪,柳宗元贬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韩泰贬漳州(今属福建)刺史,韩晔贬汀州(今福建长汀)刺史,陈谏贬封州(今广东

  • 强仕

    四十岁的代称。语本《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孟浩然《田家元日》:“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 龚渤海

    指汉渤海太守龚遂。亦借指有德政的循吏。杜荀鹤《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参见“龚遂”。

  • 陈光诗

    诗集。唐陈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陈光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作《陈光集》一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补遗》补二首,《全唐诗补编》补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