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介绍】:

白居易作于元和八年(813),时丁母忧退居下邽。组诗前有序,说乡居“无以自娱,会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于是“咏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这组五古,效陶诗朴素平淡的风格,表现了白居易比较复杂的心事与情趣。这组诗首首言酒,处处说醉,计出现“酒”字15次,“饮”7次,“酌”5次,“醉”11次,“酣”3次,“酩酊”2次,“尊”、“杯”、“觞”、“榼”、“箪”、“壶”、“瓶”等共20次……借酒以解忧,以忧民,从一个特定而且特殊的角度咏史、评陶、忆友,同时也有对夭寿、忧乐、利害的思索,都以达观处之,以酒为娱。汪立名《白香山诗集》注此组诗云:“按《扪虱新话》:‘山谷常谓白乐天柳子厚皆作诗效渊明,而子厚为近。’然以予观之,子厚语近而气不近,乐天学近而语不近,各得其一。”

猜你喜欢

  • 李煜

    【生卒】:937—978【介绍】:五代词人。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钟山隐士),又称莲峰居士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早年封为吴王,并以尚书令知

  •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介绍】: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诗句。写作者乘船独归洛阳,舟行渐远,钟声渐微,但广陵(今江苏扬州)之树依稀可辨。清叶矫然赞为“兴趣天然之句”,“每一讽诵,真有成连移情之叹。”(《龙性堂诗话续集》

  • 邙山

    山名。又名北邙山。在河南省洛阳市北。山中有许多汉魏王公贵族的坟墓。沈佺期《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 偶作

    【介绍】:贾岛作。诗写野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虽结构整饬,层次分明,但笔姿跌宕,节奏顿挫,故毫无呆板滞涩之感。清人冯舒评曰:“此诗细甚,非极细人不易知也。首云随意野步,何曾有恁是非,中四句说野步之累,末

  • 王翃

    【介绍】:唐代辞赋家。字雄飞。生卒年、籍贯不详。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翃赋》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该书。

  • 沧海使

    传说中乘船来往于天上人间的使者。亦泛指使者。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不知沧海使,天遣几时回。”

  • 拂云堆

    古代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唐时在河北岸,属突厥。突厥于此地建神祠,如对唐用兵,必先往祠祭拜。王涯《秋思赠远二首》之二:“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 崔君实集

    文集。唐崔君实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崔君实集》十卷。作品已佚。

  • 浣花集

    前蜀韦庄撰。正集十卷,为诗集,收诗251首。补遗一卷,收诗2首。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朱氏文房刻本。又有清席启㝢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四库全书》据明毛氏汲古阁刻本著录本等。

  • 邵谒

    【介绍】:唐代诗人。韶州翁源(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少为县吏,待客不周,为县令所逐。遂截髻悬县门,发愤读书,博通经史,工于诗歌。然应试失利。咸通七年(866)为国子监生,国子助教温庭筠悯擢寒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