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赋卷

敦煌赋卷

敦煌遗书内保存的赋类作品。这类赋除见于《文选》的王仲宣《登楼赋》(P3480)、张平子《两京赋》(P2528)、成公绥《啸赋》(P3663)和左太冲《吴都赋》(L1457)以外,多为流传于敦煌地区的唐人作品。其中除少数作品见于《全唐文》、《文苑英华》外,多数为唐人诗文集、总集所未载。检点斯坦因、伯希和劫藏的敦煌卷号和俄编《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汉文写本解说目录》,已搜集载有赋的卷号四十一个,去同存异,得赋二十篇。兹列表于次:

关于敦煌赋篇的整理,始见于叶德辉刊刻《双梅景盦丛书》(一九一四年)时,校录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其后,刘复敦煌掇琐》(一九二五年)、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一九五七年)、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一九八四年)分别辑录《晏子赋》、《韩朋赋》、《燕子赋》两种。王重民还就《游北山赋》、《元正赋》、《三月三日赋》、《死马赋》进行过校录和介绍(分别见《敦煌古籍叙录》、《补全唐诗》)。一九七八年,潘重规《敦煌赋校录》(《华冈文科学报》第11期)利用十七种敦煌原卷校录出十一篇赋作(不包括《敦煌变文集》等已刊的赋篇)。潘著以精深的学识,钩沉辑佚,探幽发微,使散落沧海的遗珠,复得重显于世,较以往敦煌赋的整理堪称集大成者。其后,张锡厚《敦煌赋集校理》(《文学遗产增刊》第18辑),继潘作之后,又根据二十种敦煌原卷校录出十二篇赋作。以上有关敦煌赋集的整理适可弥补唐人总集文集的不足,同时也为研究唐代赋史提供一些难得的材料。

敦煌赋篇按其体式约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诗人文士之作。这类赋作除受汉魏六朝以来俳赋的影响,与唐人的律赋更为接近,甚至全用诗体入赋,如刘希夷《死马赋》通篇皆用七言句,刘长卿《酒赋》、卢竧《龙门赋》则以三、七言句为主,而佚名的《子灵赋》又以五、七言句入赋。这种近似诗体的敦煌赋,还保留唐代赋体文学的鲜明特点。其二为流传民间的俗赋。这类赋作如《韩朋赋》、《晏子赋》、《燕子赋》等,均以叙事体为主,在形式上与“杂赋”相类,具有以口语为主,押韵自由,善用比喻,寓意深长等特点。它与传统赋体有别,特别是通过对话问答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可视为古来赋作之变体,亦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 卢仝

    【生卒】:775?—835【介绍】:自号玉川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济源(今属河南)人。早岁隐居,后寓洛阳,曾得韩愈接济。与孟郊友善。“甘露之变”时适宿宰相王涯家,遂共罹难。《新唐书》有传。其诗惊

  • 上蔡黄犬

    秦丞相李斯遭赵高诬谄,将被腰斩于咸阳市口,临刑,“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后因以“上蔡黄犬”比喻仕途凶险。刘禹锡《题攲器图》:“无因上蔡

  • 袁恕己

    【介绍】:唐代诗人。沧州东光(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武后长安中,历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未几,拜

  • 乐箪瓢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乐箪瓢”为咏贤者安贫乐道之典。权德舆《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二纪乐箪瓢,烟霞暮

  • 代邸

    汉文帝刘恒即位前为代王,其居处曰代邸。吕后死后,陈平、周勃诸大臣诛灭诸吕,迎立代王为帝。后因称嗣位为帝的藩王旧邸曰“代邸”。亦代指即将为帝的藩王。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 张惟俭

    【介绍】:唐代诗人。宣州当涂(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大历六年(771)进士及第。约贞元中,官和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

  • 熊皦

    【介绍】:五代诗人。皦,一作皎。号九华山人。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后唐清泰二年(935)中进士。后晋天福时,为延州节度使刘景岩从事。说景岩归朝,以功拜补阙。后为景岩诬奏,贬商州上津令,惧

  • 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介绍】:王维《送崔兴宗》诗句。二句写送别远望之景:山河明净,关塞深迥,长空寥廓,云树微茫,一片深秋凄清气象。

  • 全唐诗选

    明李默、邹守愚编撰。李默,字古冲,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邹守愚,字一山,莆田(今属福建)人。均生活于明嘉靖年间。此书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前有邹守愚和米荣的序言各1篇,主要谈了此书编选的缘

  • 韦蔼

    【介绍】:唐末五代诗人。蔼,一作霭。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不详。韦庄弟。举进士不第。天复元年(901)随庄入蜀。三年(903),编庄诗为《浣花集》,并作序。能诗,《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