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慧远。据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晋庐山释慧远》:慧远是晋代高僧,佛教“净土宗”尊为初祖。居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宗炳等曾结白莲社,世称远公。后因以“惠远”代称僧人。李端《长安书事寄薛戴》:“惠远纵相寻,
身体。王梵志《沉沦三恶道》:“倒拽至厅前,枷棒遍身起。”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到了北宋才确立的。北宋的重要诗人苏轼、王安石等对杜甫予以极高的评价,江西诗派的始祖黄庭坚则大力提倡学习杜诗。黄庭坚对杜诗的思想意义十分推崇:“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
嵇康寓居河内山阳县时,钟会闻其名而造访之,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嵇康与向秀一起锻铁于树下,若无所闻见,不与钟会为礼。事见《三国志·魏志·王卫二刘传》。后因以“中散锻”谓人放达自傲,不阿附权贵。杜甫《赠比
①燕山所产似玉的石头。《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载:宋国有一愚人得燕石,以为大宝而珍藏。有一客人见后,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愚人大怒,藏之更固。后以“燕石”喻指不足以珍贵的东西。杜甫《酬郭十五受判官
黄河的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段成式《河出荣光》:“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
【介绍】: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句。“清景”一作“新景”。意谓最适于诗心的莫过于柳叶黄绿不匀的新春清景,表达了诗人不同一般的情趣。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有《惊听录》一卷,记黄巢起义事,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二》杂史类,《宋史·艺文志二》作《僖宗幸蜀记》。该书已佚,《太平广记》、《资治通鉴考异》有佚文。
【介绍】:杜甫作。最能,指最高超的驾船技能。此诗与《负薪行》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的两篇风土诗。这首赞扬了夔州、归州一带操舟者技艺之高超,峡中行舟之迅速。同时对他们疏于北方文物衣冠,而竞尚
【介绍】: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句。事,偏指乐事。二句抒发登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城西南)时的怀古感受,具有相对论思想,富于哲理。从写景和现实引发慨叹,构思上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