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鹃行

杜鹃行

【介绍】:

杜甫上元二年(761)在成都作。上元元年,肃宗用李辅国谋,遣明皇于西内,不复定省。杜甫有感于明皇失位,借杜鹃以伤叹之。王嗣奭曰:“‘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骨肉满眼,身实羁孤,其意可思。余谓味此二句,则此诗真为玄宗而作。杨妃死,高力士逐,虽千人侍侧,犹孤居也。此情虽千言说不出,而七字说透,何等笔力!然通篇实赋杜鹃。”(《杜臆》卷四)

猜你喜欢

  • 卢绛

    【生卒】:?—975【介绍】:五代末至宋初人。南唐后主时曾官宣州节度使。卢未遇时,梦一白衣妇人,赠诗、词各1首,并约定将再相见于固子陂(孟家陂)。后卢降宋,于太祖开宝八年(975)被斩。临刑,有妇人姓

  • 矛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后因以“矛戟”形容人气度不凡,英气咄咄逼人。亦用以形容人才高超卓。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任华《寄李白》

  • 南柯一梦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被封为南柯太守,并被招为驸马,享尽荣华富贵。后因征战失败,公主又死去,遭国王疑忌,被贬遣而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槐安国,而槐树南侧树枝下另一蚁

  • 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

    【介绍】:张乔《江村》诗颔联。上句写水边暮色苍茫,烟波浩淼的空阔寒瑟之景。下句言归思太重,压得船行甚缓。以新巧的比喻反映出思归的急切心情。因其形象生动,为后人竟相袭用。

  • 回文对

    指诗歌一联中上下句首尾相连。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格》:“诗有八对……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东卷》:“回文对:情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新情终会

  • 泣玉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

  • 薛登

    【生卒】:647—719【介绍】:唐代文学家。本名谦光,以与皇太子同名,诏赐今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博涉文史,少与徐坚、刘子玄齐名。睿宗文明中,解褐为阆中主簿。武后天授中,为左补阙,时选举甚滥

  • 枯棕

    【介绍】:杜甫约于上元二年(761)在成都作。棕,一名棕榈,常绿乔木,有叶无枝,其皮可作绳用。此诗描写蜀地棕榈,其皮遭残酷割剥,几近枯死的情形,进而揭露统治者对蜀民“一物官尽取”残酷榨取,已使人民到了

  • 感讽六首

    【介绍】:李贺作。此乃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咏诗,或当与《感讽五首》本为一组,此六首亦皆刺世抒情之作,但各首内容亦不相近,而是从不同角度对现实予以讽喻。如其一是写贵公子洞房花烛而新娘内心却十分哀怨

  • 无何有

    即“无何有之乡”。指空无所有之地。卢僎《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亦作“无何乡”。岑参《林卧》:“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亦作“亡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