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履薄冰”。
诗歌。杜太初撰。见敦煌遗书S1655,原题一首,实为二首。作者以白鹰的异瑞呈祥,歌颂秉节沙州的尚书。其原序云:“盖闻君臣道泰,所感异瑞呈祥,尚书秉节龙沙,潜膺数彰”;“时当无射之月,感得素洁白鹰,设僧
清王士禛选,俞仍实注。士禛生平见《唐贤三昧集》条。仍实,云间(今上海松江)人,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唐诗神韵集》,六卷。专选唐41家七言律诗157首。王氏此选,至乾隆时已极为罕见,故俞氏注而刊之。书中
询问。取,无义。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问取”一作“试问”。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武安,战国时赵地,今属河北省。战国时秦赵两军战于武安,秦军鼓噪勒兵,使武安屋瓦为之振动,赵国派赵奢迎战,大败秦军。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以喻军威雄壮。李白《发白马》:“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指晋代庾亮。庾亮曾镇守武昌,官中书令,故称。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商代冠名。《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后因以“章甫”代指儒者之服。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吴地人好于“我”、“你”、“他”后加“侬”字,因称吴人为吴侬。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介绍】:见灵默。
【介绍】:刘禹锡作。时值秋日,作者有感于节候的变化,从服饰的改变写起,由秋夜弹琴引出秋时人们的普遍心态。“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虽着眼于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含普遍的人生哲理意味。是刘禹锡长期被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