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
洙、泗,山东省内二条河,流经曲阜。春秋时为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授业。后以“洙泗”为儒家的代称。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洙、泗,山东省内二条河,流经曲阜。春秋时为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授业。后以“洙泗”为儒家的代称。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介绍】:唐初僧人,精通佛学。贞观年间曾在长安与高僧辩论经义,又奉太宗之诏入安国寺讲解三论。撰有《玄枢》二卷、《肇论疏》三卷,后者今存。《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诗2句。
变文。作者佚名。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原卷,编号为“新0866”篇题已佚,《敦煌变文集》据内容拟题,并收入卷一。李陵事迹主要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汉书·李陵传》,尤以后者为详。这篇变文集中描述李陵率五
【介绍】:无名氏诗残句。诗写因秋雨而滞留旅舍之所见所感。灯光微弱,山馆外飘着秋雨;号角呜咽,增加海城的秋意。景由心生,又借景言情,孤独凄凉。
《山海经·西山经》载:黄帝杀鼓、钦鹀于钟山,二神化为鹗与鸟,鸣声如鹄。见之则预示兵、旱之灾。后作咏兵、旱之灾的典实。吴融《绵竹山四十韵》:“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介绍】:白居易《长恨歌》诗句。行宫,离宫。夜雨闻铃事又见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第九则。二句谓(唐玄宗)在离宫见到惨白的月光是伤心颜色,夜里听到雨打铃凄凉的声音使之断肠。闻声见色,通过联想充分表现了
谓天子与后妃同车。汉成帝宠爱班倢伃,欲与同辇。班氏以不合礼制而辞之。见《汉书·孝成班倢伃传》。后因以“共辇”喻妃嫔得宠。郑锡《玉阶怨》:“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
①草名。可作红色颜料。卢照邻《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亦泛指红色。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②即胭脂。殷尧藩《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
【介绍】:《全唐诗》云为“吴人王驾妻”,收《寄夫》诗1首。而《才调集》、《唐百家诗选》、《万首唐人绝句》皆以为王驾作,题作《古意》。陈玉兰不见于唐宋文献,恐属后人伪托。其题为陈氏诗,约始于明末《名媛诗
【生卒】:725或727~783【介绍】:字德源,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以明经擢第,历左卫率府兵曹参军、殿中侍御史、浙西节度从事、中书舍人等职。以善为文而为时所称,惜不存。《全唐诗》存其与皎然等联句
【介绍】:崔峒《题崇福寺禅院》诗句。二句从空间、时间两个角度描写寺中僧人远离尘世的清静心境和参禅悟道的日常生活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