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秦州杂诗二十首

秦州杂诗二十首

【介绍】:

杜甫作。这组五律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触景感事,即兴写成。或吟咏秦州风物,或伤叹时局动乱,或忧念边陲安危,或悲悯生事艰难、壮志难酬。内容非一,故题曰“杂诗”,此亦取用魏晋诗人常用之诗题。刘克庄曰:“唐人游边之作,数十篇中间有三数篇,一篇中间有一二联可采。若此二十篇,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网山《送蕲帅》云:‘杜陵诗卷是图经’,信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二)其十六“东柯好崖谷”一首,融情于景,尤为后人称道。石闾居士评此首曰:“此诗通身用意精警,造语奇创,却又浑沦一气,如无缝天衣,在公集中尤为出类拔萃之作。”(《藏云山房杜律详解》五律卷二)

猜你喜欢

  • 宋玉

    战国楚宋人。或说为屈原弟子。曾为楚大夫,工辞赋,曾作《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九辩》等。后人诗文中多用指失意文人。李白《感遇四首》之四:“宋玉事襄王,立身本高洁。”

  • 陈致雍

    【介绍】:莆田(今属福建)人。仕闽为太常卿,入南唐除秘书监。致仕还家,陈洪进辟为掌书记。《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杜诗谱释

    清毛张健撰。凡二卷。共收杜甫七言律149首。该编完全以八股时文作法评点分析杜诗,着重标识作诗格法,诗旁均标以圈点、三角等符号,以明其起伏承接之关系,乍阅虽似眩目,细心寻绎之,则条理亦甚明晰。不载诸家笺

  • 慧立

    【生卒】:616—?【介绍】:唐代高僧。一作惠立。本名子立,高宗改为慧立。俗姓赵。祖籍天水(今属甘肃)。远祖因官徙寓新平,故为豳州(治今陕西彬县)人。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十五,出家豳州昭仁寺。颇

  • 春望

    【介绍】:杜甫作。至德二载(757)三月,杜甫陷贼长安,伤春感时而作此诗。上四,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妙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四,抒春望之情,忧乱思家之心,跃然纸上。全诗语语沉痛,字字血泪凝成,国破

  • 窦庠

    【生卒】:766?—828?【介绍】:字胄卿,行五,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历任金商防御使判官,节镇副使,泽、登、信、婺四州刺史。善诗,与兄常、牟、群及弟巩均有诗名。

  • 曳裾王门

    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作食客。语出《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 屈同仙

    【介绍】:一作屈同。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初,任千牛兵曹,后出为栎阳尉。芮挺章编《国秀集》选其诗2首。《全唐诗》录存之。

  • 腾腾兀兀

    昏沉恍惚貌;沉醉貌。白居易《题石山人》:“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方干《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重叠山前对酒尊,腾腾兀兀度朝昏。”

  • 白盖

    即白屋。李贺《感讽六首》之四:“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参见“白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