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恨歌

长恨歌

【介绍】:

白居易作。元和元年(806)冬,作者刚到盩厔(今陕西周至)任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道古论今,谈及唐玄宗杨贵妃悲欢离合故事,不胜感叹。根据王质夫提议,作者写成此诗,陈鸿作了《长恨歌传》,诗、传相得益彰。此诗为七言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抒情成份很浓。诗从玄宗重色、杨贵妃承恩受宠写起,至安史乱起,玄宗荒淫误国,贵妃缢死马嵬坡。作者对玄宗、贵妃纵欲行乐是揭露与批判的。然再写贵妃死后,玄宗对她的无时无刻的苦苦思念以及贵妃死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生动感人,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则充满了同情。关于此诗主题思想至今争论不止,或曰重在讽谕,惩戒君主勿为尤物所惑;或认为重在歌颂和同情李杨忠于爱情又遭生离死别的悲剧。“长恨”是此诗落脚点,是全诗中心。叙事波澜起伏,故事由实入虚,因果明确,过渡自然无痕。构思精巧独特,语言华美,音韵铿锵,人物塑造鲜明生动,诚为千古绝唱,代表了白居易诗歌创作最高艺术成就。白居易生前即由此诗获得声誉,被称为“长恨歌主”,自夸“一篇长恨有风情”。明代何良俊谓为“古今长歌第一”(《四友斋丛说》卷二五)。清代赵翼则云:“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李谪仙后一人而已……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又有《琵琶行》一首助之,此即无全集,而二诗已自不朽”(《瓯北诗话》卷四)。此诗对后世小说戏剧提供了极好的题材。关汉卿《唐明皇香囊》、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屠隆《彩毫记》、洪昇《长生殿》等均由此诗衍化而成。

猜你喜欢

  • 玄宗

    即李隆基。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 杜律集解

    明邵傅撰。凡六卷。为一杜律选注本,选五言律诗388首,七言律诗135首,集解附于句下,引前人旧注多不标姓名,注释极简,而侧重疏解诗意,并兼析诗之章法句法。对于诸家评语,往往以单复为是,而以刘辰翁为非。

  • 大统赋

    赋集。唐林绚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林绚《大统赋》二卷。《宋史·艺文志七》除著录《大统赋》二卷外,又著录《大纪赋》三卷。其后均未见著录刊行。作品已佚。

  • 蒋肱

    【介绍】:宜春(今属江西)人。大顺二年(891)进士。曾为荆南节度使成汭幕客。《全唐诗》存诗1首。又有断句1联,《全唐诗》卷七一九误作路德延诗,《全唐诗补编·续补遗》为之补正。

  • 失望

    不料,没想到。李商隐《哭刘司户二首》之一:“离居星岁移,失望死生分。”

  • 殷勤

    ①情意深厚。李端《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②心意,心情。刘禹锡《闻道士弹思归引》:“莫怪殷勤悲此曲,越声苦长已三年。

  • 温会

    【介绍】:穆宗时人。长庆元年(821)随段文昌镇西川,以殿中侍御史为安抚判官,并常与段宴游酬唱。《全唐诗》存诗2首。

  • 韩昭胤

    【介绍】:见韩昭裔。

  • 心猿

    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萧翼《答辨才探得招字》:“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 希道

    【介绍】:约元和以后人,相貌高古,曾授丹诀及歌与燕中王叡,并制丹饵之,使其积年疹疾一旦而愈。《全唐诗》收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