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日本退还甲午战争中割占的辽东半岛,以争夺侵华权益的事件。沙俄早就觊觎中国东北。中日马关议和期间,它闻知日本议割辽东半岛,即一面对日本施以军事威胁,一面拉拢列强中其他国家以共同进行干涉。当时德国既急欲在中国占领一个军港,作为对华侵略扩张的基地,又企图将沙俄的祸水东引,以削减其对本国东部边境的威胁。法国是沙俄的盟友,也想乘机向清政府敲诈勒索,攫取更大的侵略权益。所以,德、法两国积极响应沙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六天,即1895年4月23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俄德法三国分别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它放弃辽东半岛。当时日本在战争中消耗颇大,根本无力与三国抗衡。日本向英国和美国请求援助,但英、美都从各自利益考虑,不肯站到日本方面而得罪俄、德、法三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便采取对三国全然让步,对中国一步不让的方针,于5月4日(四月十日)声明接受俄德法三国“劝告”,但要清政府以相当款项补偿。俄德法三国与日本以中国领土作交易,于10月19日(九月二日)在日本东京达成协定,规定清政府付“赎”辽费库平银三千万两,自交款三个月内日军撤离辽东半岛。11月8日(九月二十二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辽南条约》,完全认可了四国的协定。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路、开矿等特权,沙俄更乘机迅速扩张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猜你喜欢

  • 江孜保卫战

    1904年(光绪三十年)西藏军民抗英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英国派出荣赫鹏、麦克唐纳等率领的侵略军万余人,悍然对西藏发动武装进攻。次年3月(二月)英军攻占江孜宗政府。西藏军民为

  • 徐鸿儒起义

    明代后期山东农民起义。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年间,蓟州(今河北蓟县)人王森组织白莲教,又称“闻香教”,教徒遍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各地。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王森被

  • 景龙之变

    太子李重俊率兵诛武三思事件。中宗复位之后,韦后私通武三思(武则天之侄),将其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次子武崇训,相互勾结,左右朝政,排斥打击废武复唐的功臣张柬之等。韦后因太子李重俊非其所生,欲废之。武三思、

  • 交收东三省条约

    一名“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字后,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

  • 答失蛮

    元朝人对伊斯兰教士的通称,其教徒称木速蛮(即阿拉伯语之穆斯林)。大部分来自中亚和波斯地区。蒙古统治者采取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答失蛮和释、道、也里可温等一样受到优待。蒙元时期入居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教徒很多

  • 西林教案

    见“马神甫事件”。

  • 兰州机器制造局

    简称兰州机器局,前身为西安机器制造局。系从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调募熟练工人,购买机器建成。1872年(同治十一年)新疆形势吃紧,左宗棠行营迁至兰州,西安机器局拆迁至兰州,由精熟机器制造的记名提督赖长

  • 中俄伊犁条约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

  • 乾兴限田

    宋仁宗即位初的限田事件。宋代根据人户占有田地及财产多少确立户等,科派差役。但占有大量土地财产的品官以至衙前将吏皆有免役特权,且荫庇有产之家(包括一般地主及自耕农),逃避科差。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不利于

  • 优待清室条件

    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代表讨论对清帝退位后的“处置”问题,制定出《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八款,主要内容是:清帝逊位后其尊号永存不废,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室岁费每年四百万元由民国拨给;清帝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