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历
西汉末年刘歆在《太初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历法。刘歆以《易经·系辞》的数理来解释《太初历》,并作了系统的历法理论说明,改《太初历》为《三统历》, 《三统历》收载于《汉书·律历志》中,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它规定孟春正月为每年的岁首,一月为二十九点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一年为三百六十五点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十九年中有七个闰月,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这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西汉末年刘歆在《太初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历法。刘歆以《易经·系辞》的数理来解释《太初历》,并作了系统的历法理论说明,改《太初历》为《三统历》, 《三统历》收载于《汉书·律历志》中,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它规定孟春正月为每年的岁首,一月为二十九点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一年为三百六十五点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十九年中有七个闰月,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这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承天太后原为辽景宗皇后。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景宗死,子隆绪年幼继位,是为圣宗,母承天太后摄政,任用韩德让等汉族地主官僚,总揽辽朝军政大权,变革辽朝旧制:对宫帐奴隶分别设部管理,其地位提高为部民
北宋王小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官军的一次决战。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皖系军阀卵翼下的政客集团。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头目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分把持北京政府,极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1918年直系军阀头目、代总统冯国璋与南方军阀勾结,破坏了皖系的“武力统一”。段祺瑞指使亲
官署名。秦有都水长、丞,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下皆设此官,掌诸池沼。后改称使者。东汉改称河堤谒者。晋代正式设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南北朝时废置不常。肖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称都水台。隋炀帝
元前期江西农民起义。首领刘六十,江西赣州人。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刘六十率众万余起义,自立名号。义军进攻吉安等地,朝廷遣兵征讨,而主将为义军声势所迫,退缩不前。朝廷又遣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选前往
南宋理宗时与金订立的屈辱和议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史弥远秉承金国之意,剖棺取出韩仛胄首,并苏师旦首, 送至金国求和,双方遂订立和议:(一)改原来金宋为叔侄之国作伯侄之国; (二)改岁币数为银绢三
努尔哈赤率兵围攻明朝山海关外重镇宁远卫的战役。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围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明朝继熊廷弼之后,以孙承宗经略蓟辽。孙承宗命参将袁崇焕守宁远,修工事,兴屯田,积极备战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清末官署名。清末停止科举,各地兴办学堂,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五司(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十二科,原有之国子监也并归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