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清初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动的叛乱。康熙帝亲政后,为巩固统一,下令撤“三藩”。平西王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首先在云南叛乱。叛军攻占湖南常德、衡州(今衡阳)、长沙诸地。吴三桂自称周王。靖南王耿精忠据广西、福建发动叛乱,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又据广州叛乱。广西、四川、陕西等省的汉族督抚也拥兵响应。康熙帝迅速部署兵力,重点打击吴三桂,对其他二藩以及反叛的督抚则分化瓦解。康熙十五年 (公元1676年)清军首先击溃吴军,不久福建耿精忠被迫投降,康熙十六年广东的尚之信也出降。康熙十七年吴三桂暴死,其孙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清朝三路大军在云南会师,围攻昆明,吴世璠自杀。这场历经八年波及十省的叛乱,终于被平定。平定“三藩”,使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和管理,巩固了全国的统一。

猜你喜欢

  • 北汉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51年,后汉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旻所建。刘旻,初名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刘知远由太原入洛阳、汴京(今河南开封)称帝后,以其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死后。

  • 遥辇氏联盟

    契丹大贺氏联盟被推翻后,可突于另立遥辇氏屈列为部落联盟长。从此,内部动乱不已,加上对唐战争失败,契丹进入中衰时期。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可突于的余党涅里(辽太祖阿保机之七世祖)掌握兵马大权,杀

  • 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天津之机,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签订于天津海光寺。共

  • 南阳保卫战

    唐军保卫南阳(今河南南阳),抗击安史叛军的战役。南阳地处中原与江汉之间,为江汉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安史叛军占领中原之后,江、淮财富不得不经由长江、汉水运抵洋川(今陕西洋县),再输入关中。这条运输线

  • 鲁四分公室

    春秋后期鲁国军制的一次改革。鲁自公元前592年作三军,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分公室,各征其军(参见“鲁三分公室”)后,公元前537年,季孙氏又主张舍去中军,仍实行二军之制,将属于公室的公乘分为四份

  • 周公作洛

    周公营建东都洛邑的事迹。据《尚书·洛诰》等古文献记载,周公东征取得胜利后,为了镇抚商遗民和控制整个东方地区,决定在洛水北面的瀍涧二水附近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营建工作自周公摄政五年开始,至七年完工

  • 平定刘辟

    刘辟为贞元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度支副使。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 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度支副使刘辟率成都将校上表请节度使之职,朝廷不许。授之给事中,刘辟不赴任。时宪宗初即帝位,以宁事息人为务,十二

  • 梨园弟子

    唐代旧制,太常寺掌雅俗之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另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数百人,以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使,掌宫廷音乐。玄宗精通音律,亲自在禁苑中的梨园教乐工学曲。这些学曲者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 光复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称复古会。二十世纪初,留日学生和国内倾向进步的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04年11月(光绪三十年十月)江浙地区的部分留日学生和有志革命的青年知

  • 皮室军

    辽禁军精锐部队。皮室,契丹语,意为金刚,取其坚强之意。分为左、右、南、北、中五军。为辽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