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小和卓木叛乱

大小和卓木叛乱

大和卓木布那敦和小和卓木霍集占在新疆的叛乱活动。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被清军击败后,南疆维族的宗教首领玛罕木特管理着南疆。不久,策妄阿拉布坦势力强大起来,再度征服南疆,玛罕木特被俘,拘禁于伊犁,他的儿子布那敦(大和卓木)和霍集占(小和卓木)也一起被拘来。后玛罕木特死,布那敦和霍集占继续留在伊犁。乾隆二十年 (公元1755年)清军攻克伊犁,布那敦被遣回叶尔羌,霍集占仍被留在伊犁,分别统辖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清,霍集占跟他相附和。阿睦尔撒纳叛乱被粉碎后,霍集占逃到叶尔羌,与布那敦会合,妄图割据。乾隆二十二年他们纠集维族各城上层反动分子,阴谋煽动和制造分裂,发动反清暴乱。第二年,清政府派兵前往镇压。维族人民坚决反对叛乱。维族上层分子中的一部分人员也都积极参加平叛斗争。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在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助下,粉碎了这次叛乱活动。叛乱头子大小和卓木逃至巴达克山境内,该部首领将和卓木兄弟捉杀后,把尸首送还清朝。清政府在喀什噶尔等地分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率兵驻守。他们皆统属于伊犁将军。清对天山南路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猜你喜欢

  • 文王决虞芮之讼

    传说周文王行善的名声传到四方,诸侯之间有了矛盾纠纷都来请文王判决是非。附近虞(今山西平陆,一说在今陕西陇县)、芮(今山西芮城,一说在今甘肃华亭)二国君主争夺一片土地,久而未决,相约前往周文王处解决纠纷

  • 白头军抗清斗争

    清初太湖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清军南下,吴江进士吴易聚众一千多人在太湖边的长白荡抗清,湖上义师纷起响应。农民和渔民领袖赤脚张三、毛二等首先率众参加起义。起义军头裹白布,人称

  • 防军

    清朝兵制,正规常备军为八旗兵、绿营兵,因其久已腐败,有事多临时募勇成军以应急需,事定即行解散。咸丰、同治年间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湘军、淮军,皆属勇营,事后并未全部解散,以勇营留防于各地者,兵饷高于

  • 贞祐和议

    金宣宗时与蒙古达成的一次和议。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掳掠华北广大地区,再次进逼中都(今北京)。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八月,权右副元帅胡沙虎发动政变,卫绍王被杀。胡

  • 二税户制

    辽代对投下人户实行双重剥削的制度。辽圣宗时,国内封建化程度加深,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封建赋税制扩展到投下州县。政府规定,投下之赋皆分为二:工商税中酒税上交朝廷,其余市井之赋尽归投下主;被编为投下奴婢的汉

  • 均田制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它首行于北魏,废止于唐代中叶。北魏初年,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口流亡,土地荒芜,地籍紊乱,经济破败,税源枯竭,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孝文帝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

  • 李金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爆发的瑶、汉族人民起义。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春,湖南严重干旱,民不聊生。官府残酷剥削并强迫人民认购官府积存的乳香。郴州宜章(湖南今县)弓手李金遂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攻克郴州(今湖南

  • 癸卯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联衔奏准颁布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包括《学务纲要》、《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

  • 春秋

    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481年)止。旧史一般以鲁隐公元年为春秋时代的开始,但对于春秋结束的年代,因为涉及到对战国起年的不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