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绿林起义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织饥民发动武装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数月间达七、八千人,史称为绿林兵。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牧发兵二万围攻绿林,王匡等出山迎击,大破官军,起义队伍发展到五万余人。地皇三年绿林山中疾疫流行,起义军分兵转移出山,王常等西入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王匡等北进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等聚众举义,号平林兵。刘縯刘秀等聚七、八千人举义,号舂陵兵。地皇四年,绿林众至十万人。为统一号令,立汉宗室刘玄为帝,复汉国号,建元更始,出兵围攻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分兵攻拔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今河南郾城)诸县。王莽为挽回战局,命王邑、王寻等统领四十二万甲士,号称百万大军,攻打绿林兵。王凤、刘秀等人巧妙用兵,里应外合,大破王莽军,取得了昆阳(今河南叶县)之战的胜利。之后,绿林分兵两路,王匡等人率兵北向攻入洛阳,申屠建等人西进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取长安(今陕西西安),推翻新莽政权。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迁长安后, 日益腐化,委政亲信,又诛杀农民军首领申屠建等人,以致内部分裂。绿林兵部分将领与赤眉军汇合,再次攻入长安,刘玄向赤眉军投降,更始政权亡。绿林军分化为数部,融合于赤眉军或刘秀军中。

猜你喜欢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紫微省,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复旧称。参见“中书省”。

  •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由于实行专利和暴虐,被国人驱逐,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诸侯奉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号共和元年。一说由召公、周公临时共管朝政,号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之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

  • 皖浙起义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陶成章为了组织训练会党人士,于浙江绍兴创立了大通学堂。学生入学后即为光复会员,毕业后仍受学校光复会领导人节制。次年,徐纳捐道员,分派安徽,先后任武备学堂副总

  • 阳平关战役

    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窝阔台汗命次子阔端经略四川。次年秋,阔端率军数万攻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大安镇),宋将曹友闻率军迎战于阳 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兵败身死,所部全军

  • 旅顺口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旅顺是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基地,水深港阔,形势险要,筑建陆地和海岸炮台二十余座,安设大炮七、八十尊,粮食弹药充足,有清军黄仕林、卫汝成、姜桂题、程允和、张光前、徐邦道等六部

  • 王朗称帝

    王莽代汉称帝后,起兵反莽者多以汉后刘氏为号。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王朗(又名王昌)自称是汉成帝子刘子舆,图谋大计。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西汉宗室刘林、赵国豪强李育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

  • 九品混通

    魏晋时期封建政权向编户农民征收户调的办法,也称九品相通。具体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将所辖地区民户,按财产多少,定为九等,即九品。然后根据品阶高低,征收规定数量的绵绢。魏时平均每户出绵二斤、绢二匹,晋时

  • 正隆官制

    金海陵王颁行的中央新官制。因其正式颁行于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故称“正隆官制”。参见“海陵改制”。

  •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白虎通》: “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基以报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称禅。据说,管仲对齐桓公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

  • 芝罘条约

    见“中英烟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