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营建长安城

营建长安城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文帝鉴于汉长安城(今陕西西安西北)狭小,即令高颍、宇文恺在原长安东南的龙首山南面平原兴建大兴城。六月动工,十二月基本完成,第二年三月迁入使用。全城由廓城、皇城、宫城构成。长安城南北8651米,东西9721米,周长36700米,面积达84平方公里,相当于明清所建长安城的七倍多。宫城位于城中心北部,为皇帝居住和执政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中央官署区。廓城有南北并列大街十四条,东西平行大街十一条,把廓城分成108个里坊,位于宫城、皇城的东、西、南三面,道路交通方便,整齐有序,有完善的给水排水系统。唐代的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改建的。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东北禁苑内的龙首原高地增建大明宫,有宫殿三十余所。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武则天迁大明宫听政后,大明宫遂成为西京的主要朝会处。隋、唐长安城规模宏大。唐时人口达百万以上,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猜你喜欢

  •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乘机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又软硬兼施,诱胁革命方面妥协,觊觎全国政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积极给以配合。由英驻汉口领事出面“调停”,首先与革命方面达成武汉地区

  • 乣军

    乣,音读如“札”或“察”。辽初之乣,系指北方边境俘降的各族分子(不包括汉人和渤海人),有遥辇乣、各宫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等。或被迁居内地为皇室贵族服务,或驻守边地,或散居边境,从事畜牧生

  • 十二卫

    官署合称。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渐分为左右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以总其事。东晋、南朝、北魏、北齐皆因之。西魏、北周则以十二大将军统率军队。隋炀帝置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武卫、左右

  • 金朝

    朝代名。俗称金国。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阿骨打在领导抗辽斗争节节胜利的基础上,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俘天祚帝,灭辽。天会五年,灭北宋

  • 三长制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

  • 七科谪

    秦汉时期征派到边疆服兵役的七种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征发逃亡犯人、赘婿和商人去攻取陆梁地(即五岭),设桂林、象、南海三郡。汉武帝时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发七科谪给贰师将军运军粮。这七

  • 滇粤陆路通商章程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长沙抢米风潮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09年(宣统元年)湖南多处发生水、旱灾害,群众生活无着,成批灾民拥向长沙就食求生。官僚、地主、奸商和外国洋行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并偷运粮食出省谋求暴利。次

  • 台湾抗英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多次进犯台湾。清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召募乡勇,协同守军严阵以待。1840年10月(道光二十年九月)英舰窜抵鹿耳门外洋,被台湾水师击退。1841年9月30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

  • 营建长安城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文帝鉴于汉长安城(今陕西西安西北)狭小,即令高颍、宇文恺在原长安东南的龙首山南面平原兴建大兴城。六月动工,十二月基本完成,第二年三月迁入使用。全城由廓城、皇城、宫城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