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辽军南侵

辽军南侵

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出卖幽、云十六州于契丹,打开了辽军进入中原的门户。石敬瑭死后,后晋政局不稳,辽主耶律德光乘机大举南侵。开运元年至四年(公元944年—947年),辽军先后四次入犯中原,均遭失败。开运元年,辽兵攻陷河北重镇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即数路南犯。后晋出帝石重贵亲统大军拒敌。晋军先在戚城、马家口两地(均在今河南濮阳北)重创辽军,继于澶州城(今河南濮阳)北与辽军十余万人决战,大破之。是年冬,辽军再次南犯,前锋抵邢州(今河北邢台)。次年初,晋军主将张从恩弃邢州南逃,而义成节度使皇甫遇驰援邢州,与辽兵在邺都(即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南榆林店展开激战。晋将安审琦不顾张从恩阻拦,自率所部骑兵赴援。晋军奋力冲杀,终败辽军,并解邢州之围。开运二年春,耶律德光统兵八万,第三次南侵。晋军主将杜重威率十三节度使不战而从定州 (今河北定州)后撤。爱国的下层官兵奋起抗击,终获阳城(今河北安国东南)大捷,耶律德光败逃幽州。开运三年,晋出帝命大将、贵戚杜重威统全国精锐之师北上攻辽。杜重威为篡夺帝位,竟在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举军降辽。辽军乘势第四次大举南犯,终于次年初,攻克开封,灭后晋。辽兵在开封、洛阳之间四出抢掠,号为“打草谷”。辽派往各地的将吏残暴贪婪,专事搜刮。中原人民和爱国将士奋起抗击,到处杀逐辽兵辽将,迫使辽军北撤,耶律德光也病死于北返途中。

猜你喜欢

  • 云南彝民起义

    1856—1876年(咸丰六年至光绪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为主并有汉、回等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5月(咸丰六年四月)云南哀牢山区雇农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和李学东(彝族)协助下

  • 高平之战

    五代时后周击败北汉、契丹联合入侵的一次重要战役。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联合辽军,共四万余人,乘后周太祖郭威刚死、世宗柴荣新立之机,南侵潞州(今山西上党)。柴荣力排众议,亲统大军出泽州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入中折中

    北宋召募商人入纳粮草等军需物资,折给酬价的制度。均始于太宗时。宋与辽、夏战事频繁,西、北二边运输困难,军需储积匮乏,乃召募商人输纳刍粟、羽毛、筋角、胶漆、铁炭、瓦木等物于指定之边防地点,而估价发给“要

  • 虎门销烟

    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受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后,整顿海防,严拿烟贩,勒令外国商人限期将所持鸦片尽数缴出,并令其出具甘结,保证以后永不夹带,否则一经查出,

  • 齐魏相王

    战国中期魏惠王与齐威王会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互相承认为王。经过齐魏之间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遭到两次大败,元气大伤之后,东方受到齐国的威胁,西方又受到秦国的压力,魏惠王乃接受相国惠施的建议,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见“广州新军起义”。

  • 萍浏醴起义

    清末同盟会策动的武装起义。1904年(光绪三十一年)华兴会发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被捕遇害,加深了会党群众对清政府的仇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湘、赣两省发生灾荒,两省交界的萍、浏、醴

  • 蓝田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的丹江以北)之战,楚军大败后,楚怀王大怒,倾全国兵力再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楚军大败。韩、魏乘楚败袭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