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香港工人罢工

香港工人罢工

中法战争期间,香港工人以罢工形式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在中法战争期间,香港成为法军的重要补给基地。1884年(光绪十年)9月中旬,被击伤的法舰驶入香港船坞修理,工人立即举行罢工,拒绝承修,并准备将其焚毁,吓得法舰不敢在香港停留,被迫驶往日本修理。随后驶来检修的一艘法国邮船也因船坞工人罢工拒修,船上的水手只好暂充工匠,自行修理。船厂工人的爱国行动,得到搬运工人、驳船工人、人力车夫、舂米工人、轿夫的支持,他们也相继举行罢工,拒运法货。商人也以罢市支援工人的斗争,拒绝出售商品给法国侵略者。香港工人的罢工使法国远东舰队的物资补给发生严重困难。法国勾结港英当局进行镇压,无理拘捕了十一名拒绝替法军运货的搬运工人,又撤销了许多驳船执照。这就更加激起工人群众的强烈反抗。10月3日(八月十五日)工人群众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英国殖民当局派出大批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示威群众开枪,打死一人,打伤多人,逮捕四十多人。10月7日(八月十九日)九龙工人在油蔴地举行示威游行,香港全市街头贴满反侵略标语、传单,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军警的暴行。10月9日(八月二十一日)香港搬运工人警告英国殖民当局,如果不迅速释放被捕群众,就要放火烧掉香港的商行。九龙的三合会会党也发表声明,支持香港工人的斗争。面对人民群众越来越激烈的反抗斗争,港英当局万分恐惧,只得释放被捕群众,抚恤被害者家属。香港工人的胜利斗争,迫使法国侵略者不得不远航越南西贡和日本长崎采购军火、食物,阻滞了法国侵略军对台湾的攻势,有力地打击了法国的侵略行径。

猜你喜欢

  • 涪陵之祸

    宋太宗与皇弟廷美(本名光美)争夺皇位的斗争。太宗继位后,先后封皇弟廷美为齐王、秦王,加中书令、开封尹,貌似尊宠而实甚猜忌。及太祖子德昭自杀,德芳暴卒,廷美始不自安。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亲

  • 李金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爆发的瑶、汉族人民起义。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春,湖南严重干旱,民不聊生。官府残酷剥削并强迫人民认购官府积存的乳香。郴州宜章(湖南今县)弓手李金遂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攻克郴州(今湖南

  • 建文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建文帝即位后,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先将力量较小的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迫自焚死。进而采取措施,对付实力强大的燕王

  • 平定刘稹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 世卿世禄

    周代贵族世袭垄断各种权力的政治制度。其表现为:天子或诸侯下的贵族,世袭地享有卿大夫的政治地位,执掌政权,并且相应世袭地领有天子或诸侯赏赐给他们的采邑作为俸禄。世卿世禄制自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西周金文常

  • 满文

    满族的文字。女真族初无文字,金太祖仿契丹字创制女真大字,熙宗又制女真小字,盖皆脱胎于汉字。至清时其字均已失传不用。清太祖时,始仿蒙古字制满族文字,太宗时又附增圈点而字渐增多,是为满文,当时称为国书。其

  • 冉魏

    十六国之一。汉人冉闵建立。永宁元年(公元350年),石虎养孙汉人冉闵灭后赵,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永兴,仍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冉魏。永兴三年,前燕慕容恪率兵南下,略至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

  • 大泽乡起义

    参见“陈胜吴广起义”。

  • 赵盾弑君

    春秋时期晋国赵盾主谋杀死晋灵公的事件。赵盾自晋襄公时执掌国政。襄公去世,灵公幼年即位,长大后对握有大权的赵氏日渐不满, 曾派人行刺赵盾,未果。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又谋在宴席上设伏兵杀死赵盾,赵盾在部

  • 华元弭兵

    春秋中期宋国华元约合晋楚两国停止兵端的盟会。晋楚两国长期争霸的结果,都没能从根本制服对方,国内矛盾却逐渐尖锐化。晋国政出多门,各贵族间不和;楚国不仅国内民众厌战,还要对付东方兴起的吴国的攻击。晋楚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