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掌诀

七经掌诀

一卷。清孟超然(1731-1797)撰。超然字朝举,号瓶庵,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二十五年二甲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后典试广西,督学四川,廉正不阿,遇士有礼。以亲老告归,杜门却扫,潜心著述,主持鳌峰书院。其学以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为主,自称:“谈性命,则先儒之书已详,不如归诸实践;博见闻,则将衰之年无及,不如返诸身心。”所著除本书外,尚有:《丧礼辑略》二卷、《孟氏八录》(包括《焚香录》、《观复录》、《晚闻录》等八录)等。本书前有序言。全书从天子居明堂图诀开始,至乡党公门图结束,共有图七十八幅。涉及《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孟子》、《尔雅》,共九经,而书名却题为“七经”,难以理解。七十八幅图诀,也不全属重要,尤其欠明了,大概是超然主讲书院时纂集以作教学所用。有道光十四年重刊本。

猜你喜欢

  • 壮怀堂诗稿

    二十卷。清林直(1826-?)撰。林直字子隅,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直以诸生参与戎幕,出佐大府,后林直擢升监司,曾率孤军与太平军作战,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后官至知府。同治二年出游广东。同治十二年以后

  • 易拇

    十六卷。清万年淳著。万年淳原名康,字弹峰。华容人。乾隆末年举人,曾官六安州知州。此书前八卷为图说,其中一至三卷为经说,四五卷为例说,六七卷为通说,八卷为附说。据作者自序:“成图说八卷,意犹未尽,复辑其

  • 说文解字

    三十卷。东汉许慎(生卒年不详)撰,宋徐铉(917-992)校订。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大抵生于光武帝建武(25-55)中期,卒于安帝延光(122-125)末年。为人纯朴笃厚,从小博通经

  •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

  • 文起堂集

    十卷。明张献翼(?-1601)撰。其生卒里籍详见《纨绮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俳偶。张献翼虽与李攀龙笔札往还,而与皇甫涛则尤契。《四库全书总目》则称“其含咀魏、晋,

  • 镇洋县志

    十一卷,末一卷,附录一卷。王祖畲、钱溯耆等纂修,王祖畲续纂。王祖畲、钱溯耆见本书《太仓州志》。光绪三十年(1904),王祖畲等据前志稍作增益,重订《镇洋县志》,民国初期,王氏又任总纂续修之,于民国八年

  • 雪履斋笔记

    一卷。元郭翼(?-1364)撰。郭翼字羲仲,自号东郭生,又称迁善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雪履斋”。曾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后得训导官,偃蹇而终。朱珪《名迹录》载,苏州知

  • 凤凰山圣果寺志

    一卷。清释超乾修辑。此志无目录,志首为序,舆图,内容为:山,即凤凰山;寺山旧迹,其目为峰、岩、石洞、坞、岭、松涧、井泉、池、潭、场、石像、衕;寺,即圣果寺;寺旧迹,其目为殿、堂、房、楼、阁、堂、门、亭

  • 双溪草堂诗集

    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清王晋徵(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王晋徵,字涵斋,安徽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本集为王晋徵自定、自编,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十二

  • 朱子诗义补正

    八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一说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朝著名散文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乾隆元年(17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