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坡词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刻,后有毛晋跋,称得金陵刊本,凡混入黄、晁、秦、柳之作俱已删去。然刊削尚有未尽,譬如:开卷阳关曲三首,已载入诗集之中,是饯李公择绝句。其曰以“小秦王”歌之者,系唐人歌诗之法,唯小秦王调近于绝句,故借其声律以歌之,非别有词调,谓之“阳关曲”。即使当时有阳关曲一调则必有本调之宫律,大可不必更借“小秦王”。将此诗收入词集,未免泛滥。至于集中《念奴娇》一首,朱彝尊《词综》据《容斋随笔》所载黄庭坚手书本,改“浪淘尽”为“浪声沉”;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我笑生华发”,理由是“浪淘尽”三字于调不协,多情句应上四下五。但考毛此调,如算无地阆风项,皆作仄平仄,不可都谓之不协。石孝友此调为“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周紫芝此调为“白头应记得,尊前倾盖”,也都不作上下四五句。又赵彦卫《云麓漫抄》辨《贺新凉》词版本“乳燕飞华屋”句,真迹“飞”作“棲”;水调歌词版本“但愿人长久”句,真迹“愿”作“得”,指为妄改古书之失。然二字之工拙,皆相去不远;前人著作,时有改定,没有理由一定以真迹为确断。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苏词才情奔放,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豪壮清雄之作尤使人耳目一新。是书有《四库全书》本、《宋名家词》第一集、《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宋六十名家词》本等。

猜你喜欢

  • 骈雅训纂

    十六卷。清魏茂林撰。魏茂林字涤生,一作笛生,闽县(今福州市闽侯县)人。乾隆中,由部郎官直隶通永河道。通训诂之学,所著尚有《别雅辑证》、《国朝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掖》、《天部二十九

  • 留书别集

    二卷。明章世纯(生卒年不详)撰。章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学识渊博,举天启乡试,任柳州知府。著有《章柳州集》、《治平要略》、《四书留书》、《已未留》等书。此书分为《内集》一卷,凡四十三篇,每篇

  •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

  • 道教灵验记

    十五卷。五代蜀杜光庭(详见《了证歌》)撰。古代评价人物品德,常以“善”、“恶”论之。宗教界更主张弃恶扬善、累积功德,并倡因果报应之说以达其目的。杜光庭也主弃恶扬善之说。据杜光庭自序所述,谓人为善者,天

  • 历代赋格

    十五卷。清陆葇(1630-1699)编。陆葇,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平湖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分纂《明史》。后奉命值南书

  • 周官记

    五卷。《周官说》二卷。《补》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有《彖传论》,已著录。是书刻于嘉庆癸亥(1823),书末有其孙庄绶甲道光丁亥(1827)跋,据跋知,《周官记》五卷及《周官说》前

  •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

  • 游南岳记

    ①一种,清金之俊撰。金之俊(1593-1670),字岂凡,又字彦章,号息斋。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明亡,降清,仍任原官。曾疏请下蠲租诏安抚民心,并荐明官丁启睿等多人。顺治二年(1645),条陈疏通

  • 崇川诗集

    十二卷。清孙翔(生卒年不详)辑。孙翔字吕溪,南通州(今江苏)人。辑有《崇川诗集》。此集共十二卷。系辑通州及所属如皋、泰兴、海门三城从宋元到清代的诗。并附以流富。每于诗前必标明诗人姓氏、爵里。后附《补遗

  • 雪石堂诗草

    清刘尔(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刘尔字敬又,一字雪石,宜君(今陕西宜君)人,生卒年不详。博极群书,力耕自给。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曾被荐举“博学鸿儒科”,力辞不就。此集诗不分卷,其诗刻意摹仿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