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章集校勘记

乐章集校勘记

一卷,《补遗》一卷,《遗词》一卷。清缪荃荪(1844-1919)撰。补遗、逸词曹元忠撰。缪荃荪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生而颖异,十岁即遍读五经,十四岁读《文选》,十五岁读《说文》,二十二岁开始为考订之学,二十三岁中举。光绪元年(1875)受业于张之洞门下,代张氏撰《书目答问》四卷。二年(1876)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助张之洞修《顺天府志》。后任修撰、总纂。十七年(1891)主讲山东济南栎源书院。从二十二年(1896)至二十七年(1901),应两江总督张之洞之约主讲江宁钟山书院,兼领常州龙城书院。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考察。此后曾创办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任清史馆总纂,协修《江苏通志》、《江阴县志》。长于金石目录之学。著有《艺风堂文集》、《艺风堂续集》、《艺风堂文漫存》、《艺风堂读书记》、《艺风堂藏书记》、《艺风堂续藏书记》、《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等;编有《续国朝碑传集》、《常州词录》等;编刻丛书,有《云自在盦丛书》、《对雨楼丛书》、《藕香零拾》等三十八种。吴重寿刊柳永《乐章集》,缪荃荪别撰《校勘记》附于其后,复命其弟子曹元忠重校,并辑录逸词十首,又附校勘记之后。缪荃荪识语,谓汲古刻止一卷,因取明梅禹金抄校三卷本。又一明抄本。《花草粹编》、《啸余谱》、《红友词律》、《天籁轩词谱》、杜小舫《词律校勘记》引宋本校之。脱行夺句讹字颠倒字悉为举出,得百许事,编校勘记一卷。刻既成,吴兴陆纯伯观察,以宋本次第及讹字注于新刻本,悉刺取入记而另刻之。列宋本目录于前。曹元忠识语,谓艺风先生,命辑录屯田逸词,既得十许调,复取《花庵词选》、《草堂诗余》、《阳春白雪》、《乐府指迷》、《梅苑》、《群芳备祖》、及徐诚庵《词律拾遗》,为补遗一卷。所论均极详备。《乐章集》不易校订。原因有二:屯田喜用方音,殊不易解,一也;集中僻调最多,无所取证,二也。缪曹所校,参用宋本、抄本,及诸选本,翔实可据。曹元忠《补遗》,较缪荃荪所撰,尤为精审。《乐章集》本,自以吴刻为最善。但记中亦间有疏忽之处。如竹马子,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记引万氏云:槛疑栏字之误。考万律收叶石林词一首。第五句作危槛依旧。万因柳作雄风拂槛第二字平声,故疑叶词危槛作危栏,并未谓柳词槛当作栏。缪荃荪误读万书,致成此谬。又柳永家荣安。吴刻竟与稼轩、漱玉诸人同编入山左人词。缪荃荪、曹元忠皆未深考,尤为疏失。有山左人词本。

猜你喜欢

  • 通鉴纂要

    即《少微通鉴节要》。

  • 双佩斋文集

    四卷。《骈体文》一卷。《诗集》八卷。附《补梅书屋遗诗》一卷。《金陵杂咏》一卷。清王友亮(1742-1797)撰。王友亮,字景南,号葑亭,斋名双佩,江西婺源人。清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通政司

  • 因宜堂法帖

    八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所刻《唐宋八大家法帖》、《晚香堂苏帖》、《白云居米帖》,多收伪书。此《因宜堂法帖》是伪书较少者。其第一卷为夏、商、周古篆。第二卷为秦、汉诏玺。第三卷为魏、晋、六朝书。第四卷为宋

  • 松崖医径

    二卷。明程玠(生卒年不详)撰。程玠,字文玉,号松崖,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通九流医卜之学,著述较多,除此书外,另有《八门遁甲》、《眼科秘方》、《医论集粹》等书。此书卷上首先论

  • 杨家府演义

    八卷五十八回。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即纪振伦,字春华,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不详。又有说作者是熊大木(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无确证。又说作者为无名氏。该书为长

  • 孝经郑注疏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吉人,一字麓云,号鹿门,人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著述颇丰,有《经学通论》五卷、《孝经郑注义疏》二卷、《春秋讲义》二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

  • 天佣子集

    十卷。明艾南英(?-1647)撰。艾南英,字千子,号天庸子,江西东乡人,官至兵部主事,改御史。七岁作《竹林七贤论》,学识渊博,莫不周悉。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收兴文化为己任,被世人称谓“章罗陈艾

  • 周易变卦举要

    一卷。清方申撰。从来汉儒解卦变,名繁目多,如旁通、升降、反正等。方氏据经传之义及汉儒旧注编成此书,目的在于整齐卦变之义例。归纳所得。计有旁通、反复、上下易、变化、往来、升降六种,并以变化附旁通、以往来

  • 留垣奏议

    四卷。黄起龙撰。黄起龙,明代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字应兴,号雨石。万历戊戌(1598)进士,累迁南京吏科给事中,时讲筵久罢,福藩不就国,廷臣莫敢言,起龙甫拜官,首疏及之,又请复建文年号,追谥靖难仗

  • 传习录论述参

    一卷。明王应昌(生卒年不详)撰,由其子王锬续成。王应昌字亮之,明天启进士,知交河县。清初,召为御史。著有《宗谱纂要》等书。此书皆阐发王守仁《传习录》的主要思想。因清初攻击王守仁心学者甚多,故王应昌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