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史

书史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详见《画史》。《书史》辑录前人书法真迹,皆以作者米氏之“平生目历”为据,始于西晋,迄于五代,凡此间书法名迹及印章跋尾,纸绢褙裱等,俱详记细载。辨叙其流传之渊源,考证其真伪,是后世研究古代书法名迹的重要参考资料。米芾书学羲之,颇负盛名,见多识广,尤擅鉴别。是书收录王羲之、王献之及陈僧智永帖甚多,辨别亦精细,如襄阳魏泰收虞世南书一条,考证为智永之真迹;而钟绍京书及欧阳询草书则往往被误题为智永书,作者亦予改评。其中对《黄素黄庭经》之流传渊源,广征博引,不厌其烦,令人信服,尤其是引用李白之《送贺监》诗,更添意趣。又如在尽叙王羲之“黄麻纸十余帖”之辞时,亦详细列举欧阳询“故事十余帖”、张颠“绢帖一卷七八张”,可谓同类并举,阐释疑问,足资后人收藏品鉴。中间所引诗文,远超于鉴赏翰墨之外,成为后世文学之依据。卷末附有品论私印一条,认为“画可摹,书可临而不可摹,惟印不可伪作,伪作必异”;继之历引当时“三省银印”、“御史台印”、“宣抚使印”之以篆为印的休咎遭遇,证明“人家私印,大主吉凶”,故可依印占卜官之休咎。据考我国古代尝有《相印法》等相印之说,依是书所言,米氏对此似深有见地,且对印之大小、印文之粗细与书画之间的密切关系亦颇有研究。《书史》识别精微,评论允当,是艺术史上一部颇具资料价值的书法评论著作。是书有《百川学海》本、《书学汇编》本、《书苑》本、《说郛》本、明翻宋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乐律考

    二卷。清徐灏撰。灏字子远,广东番禺人。生平著述甚丰,有《通介堂经说》、《四书孝经质疑》、《勾股通义》及《乐律考》等。此书分上、下二卷,旨在通过燕乐推考古代律吕。从来谈律吕者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

  • 西夏纪事本末

    三十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字春冶,号荀鹤、贞疾居士,别名秋水。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早年讲学阮元之诂经精舍,谋划海防,倡导海运,赈济灾区。工诗擅文,

  • 经义积微记

    四卷。清姚晋圻撰。晋圻,字彦长,罗田(今湖北罗田县)人。首有晋圻自记,末有王葆心跋。记称言积者为尚有待于后来补充,跋谓晋圻之学受之于刘文怀,此记以捍卫师说为己任,乃是昔日在讲舍之作。书中以说礼制者居多

  • 孔丛子正义

    五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是书据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以记孔氏言行者编为五卷,每条之下,略仿诗序之例,注曰“此言,某义也”,故谓之正义。其

  • 顺天府方言志

    两卷。清傅云龙纂,缪荃孙复辑。傅云龙字懋元,浙江德清县人,官兵部郎中,著《说文古语考补正》。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9年)进士,

  • 二家诗选

    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删录。王士祯生平见《古欢录》辞目。《二家诗选》即徐祯卿、高叔嗣二家之诗选。惟祯卿、叔嗣名列七子之中。士祯之诗,实沿其派。故合二人所作,简其精华,编为此集。祯卿诗多取

  • 蒋子万机论

    一卷。三国时魏蒋济(?-249)撰。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属江苏省)人。曾任郡计吏,州别驾,正始中升太尉。嘉平元年(249),随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后不久病死。蒋济一生勤于著述,除《蒋子万机论》八

  • 关氏易传

    一卷。旧本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关朗字子明,河东人。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该书《隋志》、《唐志》都没有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认为李淑的《邯郸图书志》才开始著录。《中兴书目》中也有这部书

  • 黎平府志

    八卷首一卷,清俞渭修,陈瑜等纂。余渭,嘉善人,光绪十四年(1888)任黎平府知府。陈瑜,贵阳人,进士。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万历中袁表有黎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乾隆中郡

  • 周易参同契

    三卷。传说东汉魏伯阳(生卒年不详)撰。魏伯阳,一说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东)人。据晋葛洪《神仙传》记载,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不知。后与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