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直指
见《尚书直指》。
见《尚书直指》。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①八卷。清胡璘修,牟国玠纂。胡璘字霖玉,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四年(1665)任栖霞县知县。牟国玠字凤伯,邑人,举人出身。栖霞志,创修于明万历时邑令何思鳌,此志为一修。胡璘在其序中曰:“栖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一卷。魏董勋(其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隋书·经籍志》作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作十卷,盖至唐时,其书犹完存,今则佚矣。马国翰从张华《神异经注》、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周处《风土记》、《太
十三卷。明姚咨撰。咨字舜容,又字潜坤,号茶梦主人,又号皇象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事迹不详。喜藏书,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有《潜坤集》。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然邵宝编撰未毕,故咨续成之。书中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顾炎武之外甥。康熙庚戌中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乾学传》记载他以藏书闻名于当代,而当时通经学之士,如阎若琚等
一卷。清张榕端撰。张榕端,字朴园,磁州(今河北磁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三十五(1696)年,张榕端奉敕东祭,正月离京,登泰山,历沂山、东海,往返四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在于推求《左传》记事的褒贬义例,以补充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之缺,共辑成十九例。刘师培坚信《左传》书日记事都有褒贬义例,因此他除搜集汉儒对《左传》褒贬义例的古说外,还自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四卷。清许昌国(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许昌国字仔庚,原字一清,荆溪(今江苏省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岁贡生。此书首杂著,次论学,次论古,次课徒训儿,各为一卷,大抵皆语录之类。后集一卷,则附录。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