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音集韵

五音集韵

十五卷。金韩道昭撰。韩道昭字伯晖,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韩孝彦子。孝彦曾撰《四声篇海》。《五音集韵》成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一说成于韩道升写序的那一年,即金崇庆元年(1212年)。是书所收之字,大抵以《广韵》为蓝本,增入之字则以《集韵》为蓝本,适当考虑当时的实际语音修订而成,是改良韵书的代表作品。这部韵书正式开始并韵,把《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并为一百六十韵。这种归并虽然参照了《广韵》、《集韵》的“同用”例,但并不完全一致,如依《集韵》“通用”例,二百零六韵可并为一百零八韵,但本书仅并为一百六十韵。又如“文”“欣”《集韵》已注明“通用”,本书反而分为独用。这些不相一致之处,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的最大改革是在编排体例方面。《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每一韵下各小韵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五音集韵》则把各小韵按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其次序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来日。这就等于为每个小韵标明了声类。同时,每一声类的字如果是分开合的,则开合分别排列,并注明等列。这种改革很明显是等韵图影响的结果。《四库全书提要》卷四二云:“世称以等韵颠倒字纽始于元熊忠《韵会举要》,是书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之先后,已在其前。”《五音集韵》的改革,对后代韵书产生很大影响,其后的《古今韵会举要》、《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皆沿用本书体例。是书释义之例仿效《集韵》,先注切语,后释字义。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刊小字本;明成化、正德、万历、崇祯刊本多种;清代未刊刻。

猜你喜欢

  • 天主圣教约言

    一卷。葡萄牙苏如望(?-1597)撰。苏如望字瞻清,耶稣会士,万历二十三年(1535)入中国,在南昌传教,万历二十五年(1597)死于南昌《天主圣教约言》是一部耶稣教之作,大体内容是宣传教义,包括天主

  • 论世八编

    十二卷,清华庆远撰。华庆远,无锡人。该书辑前人论古之说,按时代区分。卷首有四篇自序,初序作于崇桢十三年(1640),再序作于崇桢十七年(1644),三序写作年代是顺治六年(1649),四序为康熙八年(

  • 止止堂集

    五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著有《练兵实纪》。据《千顷堂书目》载,戚继光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有《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共为

  • 郧西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道南纂修。张道南,字吾庵,福建晋江人,举人,官郧西知县。县志一修于康熙二十年(1681)县令冯泰运,再修于乾隆十五年(1750)县令马垣,前此郧西县无志,无所依据仓促采录,近于芜杂

  • 需时眇言

    十卷。清沈善登撰。沈善登字穀人,浙江桐乡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此书第一卷为纲领。第二卷为原易、第三卷为原筮、第四卷为原象、第五卷为原数、第六七八卷为图说、第九卷为三表、第十卷为

  • 丰润县志

    ①十三卷。明王纳言修,石邦政、谷九鼎纂。王纳言,字梧月,常州武进人,嘉靖进士,曾任丰润县知县。石邦政,号文衢,丰润县人,嘉靖举人,官陕西延安府同知。谷九鼎,字时举,号还山,丰润县人,庠生。隆庆四年王纳

  • 说文经字考辨证

    四卷。清郭庆藩(1844-1896)撰。庆藩字孟纯,号子静,湖南湘阴人。清末诸生,官江苏候补道。善学好思,精于小学,著作尚有《许书转注说例》、《说文经字正谊》、《合校方言》、《庄子集释》等。此编系为陈

  •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

  • 山海经广注

    十八卷。清吴任臣(详见《十国春秋》)撰。此书是《山海经》的又一注本,较之晋郭璞《山海经》注本,在名物、山川、道里、训诂等方面有所订正,但引据繁琐,枝蔓臃肿,不甚可取。有《四库全书》浙江巡抚采进本。

  • 词话丛抄十种

    十卷。清王文濡编。编者生卒里贯未详,只知曾旅居上海,寄食书圬,善写文章,有以自见。然于倚声之字,则多疏略。所辑各书,未如近人所编《词话丛编》详尽。但亦时有佳构。文濡认为为词之道,易流于华丽空滑,欲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