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礼或问

六礼或问

十二卷。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号双池,清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汪绂生平《清史稿》已入《儒林传》。汪绂家贫曾至闽中为塾师,父殁方归。其后博览群书,于天文、舆地、阵法、术数、乐律无所不晓。著有《四书全义》、《读阴符经》、《理学逢源》、《山海经存》、《参读礼志疑》等。《六礼或问》计十四卷:正文十二卷,凡例、余论各一卷。成书于雍正五年(1728年)。其书本乎朱子《家礼》而作,又选取《仪礼》中能施用于今时者。朱子书仅有冠、婚、丧、祭四礼,又选取聂双江、高一所编《礼教教仪节》。综合《仪礼》中“乡射”、“士相见”二篇,合为六礼。每篇之后选录先儒论述,以设问形式,讲明礼意。篇末又附图解,便于普及。是书对朱子《家礼》也提出不同看法,如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数条,朱子纂入《家礼》而汪氏认为不合古制。援引周以后稷为始祖,并不上及帝喾;鲁以周公为始祖,并不上及文王。因之断言:分封自立的直系嫡祖方为始祖,不能涉及一姓之共祖。该书卷一为冠礼、卷二为婚礼、卷三至卷六为丧礼、卷七至卷九为祭礼、卷十、十一为乡射礼、卷十二为士相见礼。该书制定仪礼特繁缛,远过朱子《家礼》,且专为行礼而作,因之不重训诂,注释简略。存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猜你喜欢

  • 袁氏世范

    三卷。宋袁采(生卒年不详)撰。袁采字君载,信安(今属浙江)人。登进士第三,官至监登闻鼓院。宰剧邑,性格刚直,为政廉明。曾宰乐清,修县志十卷。王圻《续文献通考》又称其令政和时。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

  • 孝经引证

    一卷。明杨起元(详见《孝经注》)编纂。是书杂采《小戴记》中言孝者,中间杂以十余条,每条后引经文作结。其中张子西铭一条属佛类,云“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莫若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兰公曰:孝至于天,日月为之

  • 泗虹合志

    十九卷。清方瑞兰修,江殿扬、许湘甲纂。方瑞兰,字子征,河南禹州人,光绪九年(1883)来任泗州知州。泗志始于明景泰间,学正王庄始创修之。至弘治间,州守汪应轸为之续修。迄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州守莫之翰

  • 印书

    二卷。明朱闻(其生平不详)纂,赵宦光(参见《六书长笺》)删。是书所收之字,《说文》之外,凡古文、籀文、汗简及印章习见字体皆录之,以备治印参考之用,故名《印书》。其编次大致以物类为别,起于纪数字终于鸟兽

  • 周人经说

    八卷。清王绍兰(1760-1835)撰。绍兰字南陔,一字畹馨,浙江萧山(今萧山县)人。乾隆癸丑进士,历官南屏知县、泉州知府、福建巡抚等职。少嗜学,究经史大义,以许慎、郑康成为宗,于《仪礼》、《说文》致

  • 龙溪全集

    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著有《樗全集》、《龙溪全集》、《龙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

  • 直隶南雄州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余保纯、徐维清修,黄其勤纂、戴锡伦续纂。余保纯,字冰怀,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嘉庆二年(1797)南雄知州。道光十九年(1839)随林则徐办理禁烟,二十一年受奕山命,向义律求和,旋率

  • 丽句集

    六卷。明许之吉(生卒年不详)撰。许之吉不知何许人。此书采辑前人俪偶之语,或一联或数联,分门别类。也是杨慎《谢华启秀》之类。

  • 冯桂山年谱

    一卷。清冯德馨(1801-1868)自编。德馨字桂山,山东济阳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镇压反抗不力被革职戍边,咸丰三年(1853年)赦回原籍。此谱自记至

  • 苕溪集

    五十五卷。宋刘一止(1079-1160)撰。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初召试,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刘一止七岁能属文,博学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