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卷。清吴廷华(详见《周易疑义》条)撰。即《三礼疑义》第三部书,体例一如《周礼》,内缺《中庸》、《大学》二篇,注云《朱子章句》。概仿陈澔《集说》之例。前无《自序》,《周礼》、《仪礼》二书皆有《自序
十卷。明胡广(详见《周易大全》)等奉敕撰。元代科举,习《尚书》者用蔡沈《书集传》,兼用古传疏。明太祖洪武年间,敕令刘三吾等人修《书传会选》。书成,颁行天下。其书于蔡传驳正者66条,是洪武中尚不独宗蔡《
二卷。作者不详。记宋大臣韩琦事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是其家所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认为是韩琦子忠颜所撰。又《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均作十卷,传世明、清刊本及《韩魏公集》中所录亦为
一卷。清钱保塘(1833-1897)撰。保塘字铁江,一字兰坡,浙江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著作甚多,辑有《清风室丛刊》若干卷。《春秋疑年录》对春秋时人物、史事系年加以考订,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
一卷。中庸质语 一卷。清胡德纯撰。德纯字敬一,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是书以俗话达义理,对经文及朱子章句均添旁注,又于每节每章之后,发挥其旨,虽未尽能曲当圣贤之意,但施之童蒙,较易了解,因言之无文,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
不分卷。廖平撰。《古学考》是作者将十四年所成的《辟刘编》改订而成的。卷首有廖平的《自记》。《自记》曰:“丙戌刊《今古学考》,求正师友。当时谨守汉法,中分二派。八年以来,历经通人指摘,不能自坚前说,谨次
一卷。宋末元初俞琬(约1253-约1314)撰。俞琬生平事迹详见《周易集说》。俞琬著《席上腐谈》,杂记名物,备述丹书。不知何人摘录其书数十条,别题《月下偶谈》。曹溶将其收入《学海类编》。可参考《席上腐
①一卷。清杨赓元撰。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副榜。是编记其读《尔雅》所得。其中订正郭注之误,皆确有依据,非穿凿附会者比,且谓《说文》、《尔雅》异同可以互证,认为不当据《说文》以改
见《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