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海县志

南海县志

①二十卷。清魏绾主修,陈张翼纂。魏绾,平越(贵州福泉)人,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南海知县。陈张翼,浙江人,举人,广东知县。南海,南海郡番禺县地,隋析置今县。宋有《南海志》十二卷,元有《南海县志》二十卷,后两度续修。此志因清朝廷令天下直省纂修通志,并令有司各辑邑志,南海县令魏绾亲自纂辑,历八月成志。《南海县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全书共二十卷,分:舆地、建置、编年、典谟、官师、食货、学校、选举、礼乐、兵防、水利、风俗、古迹、宦志、人物、艺文,共十六门。此志在康熙志基础上续修,旧志颇核,仍其原文,并无削删,间正舛讹,略补遗漏,因类续补,续康熙二十七年至乾隆五年(1740)间史事。增典谟、礼乐、水利三门。此志纠前志之失,并做适当调整。如:古迹分类不当并入建置,灾年不当分编年,坊邸都堡不当跻舆地,坊表不当附食货,其补前志未备,新增修儒学图,佛山镇图,更换西樵山图。此志特点将水利另立一类,突出了水利。水利中有城渠、城濠、江流、围基、圩岸。② 二十六卷末一卷。清郑荣修,桂坫、何炳坤纂。郑荣,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县。桂坫,广东南海人,曾任浙江严州知府、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总纂等。民国四年(1915)任广东通志馆总纂之一,著有《南海县志》、《恩平县志》、《西宁县志》、《晋砖宋瓦实类稿》、《科学韵语》,参加修纂《广东通志》、《广州人物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郑荣任南海知县,续修县志,设局纂修,以桂坫为总纂,次年张鸣凤继任,聘何炳坤为总纂。于宣统三年(1911)成书。《南海县志》宣统三年刻本。此志续同治志而作,纂修体例无改,一仍其旧。新政沿革,因类扩充,如立学堂、筑铁路、兴实业、设警察,莫不列部分门,登诸记载。志中各图,因前志图为天算名家邹伯奇所绘,界线分明,故此志只将旧本摹印。间有村落地名,均按采访册订正、添补,不蹈抄袭之辙,新增南海属粤汉铁路干线图、南海属三省铁路支线图,则广东陆军测绘学堂绘制,颇具地方特色。艺文杂录诗文,此编专载书目,纲举目张,可见一县文献。列传中艺术类目,不同现在艺术概念,实为方技、技艺。此志长处在于补前志所缺处甚多,旧志过略,续修复为详载。山川、物产等门重为编定,其中江防略,有重订联福围事宜,则为修志者首次涉及产权争执。该志最早版本为宣统三年(1911)广州陈氏超华斋刻本,另有羊城留香斋刻本。

猜你喜欢

  • 汉晋石刻墨影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著录古石刻文字而以双钩法保存原形的,始自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其后叶志诜、徐渭仁、张德容等人的著录,不但钩勒不清,且粗工拙刻,笔意尽失。赵之谦、杨守敬

  • 土斋集

    三卷。明邹赛贞(约1497前后在世)撰。邹赛贞,字不详,自号土斋,当涂(今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嫁于濮未轩为妻。少聪慧,博雅能诗,当时称为“女士”。监察御史邹谦之女,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著有《土斋集

  • 清寤斋欣赏编

    一卷。明王象晋(详见《群芳谱》条)撰。此书一卷,分六类,即曰葆生要览、曰儆身懿训、曰佚老成说、曰涉世善术、曰书室清供、曰林泉乐事,内容均采自明人说部文献。

  • 耻庵集

    十卷。明陈炜(1430-1484)撰。陈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成化初选监察御史。历江西按察史、右布政使,转浙江左布政使,未任卒。炜在官多平反疑狱,为民

  • 校定今文孝经注

    一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世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元代理学家、学者。其学主张折衷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而偏近朱学。著有《易纂言》、《易纂言外翼》、《书纂

  • 章贡稿

    二卷。明陆奎章撰。陆奎章,字子翰,自号孤陈山人,又号东坤子。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至福建泰宁知县。此编首有正德八年(1513)翰林院侍讲南海伦文叙文,及正德七年(1512

  • 韩诗翼要

    一卷。汉代侯苞撰,清代王谟辑。据《隋志》载,《韩诗翼要》有十卷,汉侯苞撰。《唐志》所载与此相同,只未著撰者姓名。今本《隋志》误作侯芭,即载酒问字的杨雄弟子。但《汉书》未见此书记载,出处也无从考证。《困

  • 深衣考误

    一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因深衣之制众说纷纭,乃据《玉藻》之文,以考证诸家之误。如谓深衣三祛、缝齐信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据,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

  • 发音录

    一卷。明张位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新建县)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少保。天启中赠太保,谥文庄。尚著《问奇集》、《词林典故》、《警心类编》、《周易参同契注解

  • 日省编

    一卷。清代冯昌临撰。冯昌临见《易学参记》条。此书主要论述儒者的“修身”、“体道”。全书摘取周敦颐《太极图说》、张载的《西铭》及刘宗周的《人极图》三书有关内容作为“体道”、“修身”之本。书后附有读《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