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厘正按摩要术 鬻婴提要说 痧喉正义

厘正按摩要术 鬻婴提要说 痧喉正义

《厘正按摩要术》四卷,《鬻婴提要说》一卷,《痧喉正义》一卷。清张振鋆(生卒年不详)撰。张振鋆字醴泉,原名筱衫,别号惕厉子,宝应(今属浙江)人。光绪年中为校官,颇有医名。《厘正按摩要术》一书为推拿按摩专书。张幼樵等校订,刊于光绪十四年(1888)。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基础上,经进一步校订、增补而成,故名“厘正”。卷一为辨证,重在诊法,除收录四诊八纲诊法,尤侧重小儿望诊,并载胸腹按诊法,后者为同类文献中罕有者,体现了诊法方面的发展;卷二论立法,包括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等八种手法,以及针灸、淬、砭、浴、慰、汗、吐、下等近三十种治疗方法;卷三论按摩取穴原则,强调八纲辨证与循经取穴的重要性;卷四收录二十四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经验及多种内服与外治方药。此书详于辨证、立法、考穴,且以手法见长,每一手法均绘之以图,弥补文字上的不足。所有论述几乎都附有文献出处。张氏于此书删繁精简,重加厘订,博采古今医籍加以疏证。较之周氏原书,内容丰富,且多所发挥。故此书对临床按摩及文献研究均具实用价值。《痧喉正义》一书刊于光绪十五年(1889)。汇集清代喻嘉言、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余师愚等二十余家有关疫证、痧证、喉证的理论与经验,分为二十九篇。由于各家观点瑕瑜互见,张氏力为辨析,每篇均加注按语,评论各家得失,使后学明辨是非,有所遵从。书中持论公平,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切于实用,于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鬻婴提要说》广集古今医籍奥旨,荟萃诸家名言、保婴方法,为预防医书。约七千余字。内容包括对乳母选择、婴幼儿饮食调护、常见疾病简易治法等。多择录古人儿科著述,后附音释。内容简洁,切于实用。有《述古斋医书》三种本(即光绪十五年(1889)张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艳异编

    四十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前有汤显祖叙。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编者在此书中广泛杂收明以前的传奇、小说、史籍和书志故事,概括为“艳”和“异”两大类型。“艳”,取“泛淫泛艳”、“美色为艳”

  • 溯洄集

    十卷。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直隶柏乡(今唐山一带)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由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自入谏垣,前后上百余

  • 郑寒村年谱

    一卷。清郑勋辑。郑勋字简香,系谱主玄孙。谱主郑梁(1638-1713),字禹抚,号寒村,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等官。康熙三十七年(16

  • 庭诰

    一卷。南朝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读书。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卒赠散骑常侍。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今《隋书·经籍志》有其《颜氏纂

  • 岁华纪丽

    四卷。旧本题唐韩鄂(生卒年不详)撰。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韩涤。韩鄂即韩涤之曾孙。此书之体例如《北堂书钞》及《白氏六帖》。以一年四季节候分门隶事。各编均为骈句。

  • 删补孟子约说

    二卷。清孙肇兴撰。是书于《孟子》一字一句,务必得其着落。如首章“曰孟子见,可知非梁王能致之也。曰叟,尊之也;正远之也,不远千里。所谓前王,非王前也。有以利直是下王曰何以利。说话曰:吾便不知有大夫等已教

  • 梦窗稿

    四卷。《补遗》一卷。宋吴文英(约1212-约1272)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

  • 读论孟补记

    二卷。清方宗诚(详见《读论孟笔记》)撰。宗诚于《读论孟笔记》中对朱注不少违,又以其所疑而待质者为《读论孟补记》,非补前书,乃别有所发明。书中如“至于犬马皆能养”用包咸注,以犬马比人子;“事父母几谏”谓

  • 续古文苑

    二十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于经史、音韵、训诂、文字等均有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著有《尚书今古文注

  • 春秋统例

    一卷。唐啖助撰,清马国翰辑。据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注义》说,啖助在完成《春秋集传》以后,又“撮其纲目,撰成《统例》三卷,以辅《集注》,通经意焉”。可知《春秋统例》是《春秋集传》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