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一千八百余卷。嘉庆、道光年间,浙江嘉兴经学家钱仪吉任教于大梁书院时,因旧籍流传在大梁很少,便出所藏经籍,补刊《通志堂经解》未刊之书,得四十一种,名为《经苑》。此书搜罗宋元以来诸家解经之书汇集而成,而辑刊汉魏已佚之书者则有马国翰、黄奭、洪颐煊诸家。《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为钟谦钧官两广时所刻。此书似仿黄奭《汉学丛书》的体例,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汇刻经解之书,其中《周易》十二种,《尚书》一种,《诗》二种,《春秋》五种,《论语》二种。同治十二年(1873)刻成,版藏于广州粤秀山菊坡精舍。书中自序云:“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上,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唯提要定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所刻诸书,昔人刊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然入选之书欠精、刻工也太粗糙。目录:宋王应麟集、清惠栋增补补遗、清孙堂辑《郑氏周易注》三卷,吴陆绩撰、明姚士粦辑、孙堂补《陆氏周易述》一卷,唐李鼎祚辑《周易集解》十七卷,唐史徵撰《周易口诀义》六卷,《易纬八种》,《乾凿度》二卷,《坤凿度》二卷,《稽览图》二卷、《辨终备通卦验》二卷,《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尚》,汉伏胜撰、陈寿祺辑校《书大传》三卷,陈寿祺撰《前州序录》一卷附《辨讹》一卷,汉韩婴撰《韩诗外传》十卷,吴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十七卷,晋杜预《春秋释例》十五卷,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十卷,《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辩疑》十卷,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十卷,韩愈、李翱同注《论语笔解》二卷,魏郑小同撰《郑志》三卷、附补遗。有清同治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野蔌品

    一卷。明高濂(生卒年不详)撰。高濂,字深甫,号端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野蔌品》原收在高濂所撰的一本专讲养生享用的著作《遵生八笺)之中,后由作者摘出单行,题为《野蔌品》。《野蔌品

  • 云起轩词抄

    一卷。清文廷式撰。文廷式字芸阁,号道希,自号纯常子,萍乡(今属江西)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编修。著有《补晋书艺文志》。本书卷首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作者《〈云起轩词抄〉序》。卷末附录王

  • 内板经书纪略

    一卷。明末刘若愚撰。刘若愚(约1595-1670),宦官。受魏忠贤牵连而遭幽禁。在此期间,撰写了目录学著作《内板经书纪略》,一卷。详细记载了内府所存的书名、册数、页数。该书现有松邻丛书(甲编)本。

  • 纪文达公遗集

    十六卷。《诗集》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改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京,复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 桂氏遗书十五种

    六十五卷。清桂文灿(1849-1886)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乙酉(1849年)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选湖北郧县知县,十年(1884年),建议政府加强军队、操练士卒,宣讲守御方略有

  • 绿漪草堂文集

    三十卷。《外集》二卷。《别集》二卷。《诗集》二十卷。《研华馆词》三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撰。罗汝怀,字念生,清中叶人,湖南湘潭人。汝怀自少异敏,勤奋力学,宏览多闻,学博而不杂,才多而不流经义,很早

  • 要览

    一卷。又称《陆氏要览》。类书。晋陆机(261-303)撰。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少时为吴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末,与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及

  • 玉岩诗集

    七卷。清林麟(约1685年前后在世)撰。林麟,字石来,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公元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偕检讨汪楫奉使琉球,途中唱酬甚多,官至贵州提学佥事。其告归后,修北村别墅,诗酒

  • 正部论

    一卷。汉王逸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逸字叔师,后汉宜阳人。顺帝时侍中。著《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为儒家。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失传。马总《意林》载《正部》

  • 本草崇原 侣山堂类辨

    《本草崇原》三卷,《侣山堂类辨》二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高世栻辑。因本书以《神农本草经》为经,故名。张氏研究医学,必详明本原且以轩岐、仲景为归。认为《神农本草经》“词古义深,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