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撰。玄烨(1654-1722)乃世祖(顺治帝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在位期间,平三藩之乱、攻灭台湾郑氏政权、签订《中俄尼布
不发卷。清蒋湖南(详见《卦气表》)撰。该书以《左传》纪事为依据,论《春秋》的书法,随览随记而成。书中标题,有摘录《春秋》之文的,也有作者自拟的;题目有前后重复的,题目之下又有附以他种题目的,题目之中又
六卷首一卷,清江亦显修,何子芳、黄相尧等纂。江亦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兴文县知县。何子芳,资州人,教谕。黄相尧,邑人,举人。兴文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宗让。清初设建武厅,故府志建
六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此为《读书杂志》之第七种。王念孙校订《墨子》的目的,在《读墨子杂志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墨子》之书,旧无注释,亦无校本,故脱误不可读。至近时卢氏抱经,孙氏渊如
四十回。明陈忱(约1590-1670)撰。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又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身历明代亡国之痛,不甘心做大清王朝的顺民,经常与顾炎武、
十卷。明程明善撰。程明善字若水,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年监生。著有《啸余谱》。本书共十卷。所载皆为词曲谱。词曲原可按板而歌,又以歌源出于啸,故名之为“啸余”。集中首列啸旨、声音、度数、律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
见《圣济经》。
一卷。清代何绍基(生卒年不详)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叟。道光进士,官编修,精于经史研究,尤工于书法。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等。此书是作者在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十二卷。明袁尊尼(1523-1574)撰。袁尊尼,字鲁望,江苏吴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此集纯为七子之体,故王世贞序极称之。其诗多属朋友间问答,自我感怀之制,格局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