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述注

周礼述注

二十四卷。清李光坡(1651-1719)撰。李光坡字耜卿,号茂夫,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弟。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其家居不仕,潜心经学。学说皆宗宋儒,专治“三礼”。著有《三礼述注》、《白轩文编》等。《周礼述注》为《三礼述注》之一篇。此书取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之文,删繁举要,以溯训诂之源,又旁采诸家,参以己见,阐发创意。不足在于,对郑玄注贾公彦疏名物度数之文多处削删。然鉴于熙宁之新法,常牵引末代弊政,支难诘驳,对郑、贾之《周礼义疏》多所攻击,议论盛而经义则随之淆乱。《周礼述注》虽不及汉学之博奥,亦不如宋学之蔓衍,然理明而词达,多标举制作之义,词旨简括,有利于初学者。有原刊本。

猜你喜欢

  • 敦煌本毛诗故训传

    残存五卷。是卷罗振玉据法国巴黎所藏敦煌写本影印。计唐写本二卷,六朝写本三卷。唐本甲卷始于《周南·汝坟》“(王)室如毁”句,迄于《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句。乙卷始于《邶风·柏舟》《故训传》第

  • 周易集注

    十一卷。图说一卷。清王琬撰。王琬渭南人。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自序说,“年八十有一,盖积一生之力为之也。”其论来知德将太极图列于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谓之太极。说洛书于画卦无关

  • 彭城集

    四十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刘敞之弟。庆历六年(1047)与兄同登进士第,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 隶韵

    十卷。附碑目一卷 考证二卷。宋刘球撰。刘球,其生平不详。王应麟《玉海》记载,淳熙二年(1175)刘球表进此书,知其为宋孝宗时人。刘球进表中说:“缮刻墨本装背成册,是仿薛氏款识法贴之例,以墨拓传世”。明

  • 读书偶识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

  • 九疑山志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 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

    《温热论》一卷,《幼科要略》二卷,所附《叶案存真》二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温热论》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叶氏口传心受的经验心得,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 桓范新书

    见《世要论》。

  • 蜀方言

    三卷。张慎仪撰。张氏生平见“方言别录”。卷首冠以凡例四则,述其纂辑之旨。搜辑四川方言词,以李实《蜀语》为最早,李书搜辑未为赅备,张氏遂博采旁搜,辑录四川方言词七百八十六条。隐以《尔雅》体例编次。各条之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