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证论

圣证论

①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谟(约公元1790年前后在世)辑。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人,王郎之子,司马昭岳父,三国时魏著名经学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议郎、侍中等职,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为学综贯群经,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与郑玄相左。郑赞谓:“孔子撰书,乃尊而命之《尚书》。尚者上也”。肃序谓:“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也。”其学后世称为“王学”。曾遍注群经,所注《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等书及《圣证论》均已亡佚,清人多有辑本问世。王谟字仁圃,又字汝麋,江西金溪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知县,乞就教职,选建昌府教授,后告归。卒年七十六。谟天才俊逸,好博览,读书有心得,辄为札记。生平撰辑甚富,有《江西考古录》(或曰《江右考古录》)一卷,《豫章十代文献略》五十二卷,《汝麋玉屑》二十卷。《韩诗拾遗》十六卷,《夏小正传笺》四卷,《补孟子释文》七卷,其他有《补史记世家》、《尚书杂说》、《三易通占》、《左传异辞》、《古今人表问》、《汉唐地理书》、《家语广注》等数十卷及《汝麋诗钞》、《文钞》。又“尝辑汉魏群儒著述之已佚者,分经、史、子、集部,片议单词,无不甄录,为《汉魏遗书钞》五百余种,用力至深”(《清史列传》卷六十八)。《圣证论》一书,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肃传》,云“肃集《圣证论》以讥短玄”。《隋志》著录十二卷,《两唐志》著录十一卷。其书主要援引伪《孔子家语》等书,托称“取证于圣人之言”,借孔子的名义来驳斥郑玄,与“郑学”对立。借此书可以考见郑、王经学思想的异同。如“一天说”认为天体无二,“天唯一而已,何得有六”,以驳康成“六天说”。原书佚于唐后,王谟辑本仅二十条,或并录马融郑玄之说于前,或单录郑玄说于前,或附晋张融评、马昭驳于后。王本搜采未尽,且编次杂乱,不如马国翰辑本完备。有《汉魏遗书钞》本。② 一卷。魏王肃(见上条)撰,清马国翰(见《五经通义》)辑。国翰所辑共四十余条,依经为次编排,另附晋马昭驳,孔晁答,张融评。《旧唐书·元行冲传》云:“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肃谬。诏王学之辈,占答以闻。又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具《圣证论》。”据此,可知王肃此书在当时学界影响之大,“郑学”与“王学”论争之激烈。此乃当时学界的正常现象,不足为奇。马昭,受学郑玄之门,维护郑学;孔晁、行冲所言“王学之辈”,维护王学。张融以第三者的身份品评郑、王学术得失,谓郑注渊深广博,两汉四百余年,未有伟于玄者,然玄注群经亦有失误。所评较为允当,可惜其言未尽。马昭以《孔子家语》为王肃增加,非郑玄所见,后人据此谓王肃伪造《家语》一书。三子所为“驳”、“答”、“评”,今所存者,大概备于此。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平定耿逆纪

    一卷。清李之芳(1622-1694)撰。李之芳字,园,山东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顺治年间进士,官至浙江总督,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著有《棘听集》,《文襄奏疏》。《平定耿逆记》中载康熙十二年(167

  • 风雅逸篇

    十卷。明杨慎(1487-1559)编。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延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本书采录古来有韵之文,上起古初,下迄战国末。又附载有篇目但无其辞者,自葛天氏八阕,迄

  • 拿破仑本纪

    四卷。英国洛加德撰,闽县林纾、仁和魏易合译。本书述法国拿破仑(Napoleon 1.)一生事迹。译文颇雅驯,旧译拿破仑传以此本最善。现存有京师学务处官书局校印本。

  • 静学庐逸笔

    二卷。清代施文铨(生卒年不详)撰。施文铨字寿民,安吉(今浙江省西北部)人。此书主要摘列经史有关内容,加以考据评论。一卷分“易”、“书”、“诗”、“礼记”、“周礼”、“评史”、“家乘”、“戒语”、“异教

  • 河运备纂

    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旧钞本,不分卷。全书共二十余篇:淮安运河考、高宝运河考、瓜仪运河考、丹阳运河考、苏州运河考、浙江运河考、上江运道考、江西运道考、湖北运道者、湖南运道考、汶河考、洸河考、泗河考、沂

  • 刊定尚书古今文注

    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 彭县志

    ①四十二卷,清王钟钫纂修。王钟钫,湖南嘉善人,太学生,曾任彭县知县。彭县旧无志。王钟钫任县令后,适逢重修通志,檄调各县志,王氏则纂辑兹编以进。《彭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二卷,为:卷一

  • 莅政摘要

    二卷。清陆陇其辑。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鲠直不阿,严于律己,且崇奉程朱理学,贬斥王学,受到

  • 和州志

    ①五卷。明朱沅修,陈钧纂。朱沅,字孟渊,福建建安人,官淮安、盐城典史,正统元年(1436)以荐来任和州知州。朱沅来守和州,得旧志稿本,病其传写讹谬,因与邑人共议重修,以其事嘱诸司训陈钧,在旧志稿基础上

  • 罗湖野录

    四卷。南宋释晓莹(生卒年不详)撰。晓莹,字仲温、江西人。擅长作诗,史载她“颇解吟咏”。其身世生平不详。《新续高僧传》释晓莹传载:“既离尘俗,历访丛席,顿明大事,四众推重。晚归罗野杜门却扫”。《罗湖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