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香阁集

墨香阁集

十三卷。清彭维新撰。彭维新,字石原,号余山,湖南茶陵人。生卒年未详。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因事免。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数百年来,乡里后生未有能继其业者。至彭继新出,复以文学见重于时。虽文章不逮东阳,然虎贲中郎,典型固尚在。此集十三卷,为清道光初元彭维新裔孙所校刻。卷首为颂及恭和御制诗、应制诗。卷一、二、三为序。卷四为纪。卷五为论。卷六为杂著。卷七为书。卷八为墓志铭。卷九至卷十三为古近体诗。卷末补遗为杂文八首纪。实为十五卷。读第一卷,知维新自著有《诗经论世》。卷五《陈寿论》,谓寿撰《三国志》,于诸葛亮推崇甚至,斥孙盛谓寿诋毁诸葛父子之论为不实。卷六《读淮南子》,谓其书皆采摭诸书而成,意指杂陈,略无创见。卷七《答吴荆山书》力辟协韵之不当,皆考核详明,深中肯綮,诗规模虽嫌略狭,然宗法甚正。是书亦有缺憾。如卷二《文心雕龙》序云:彦和更有《新论》十卷传于世,不知著《新论》者为北齐刘画,非刘勰。又《〈诗经〉鸟兽草木虫鱼图序》云:郑康成之《笺》亦曰《诗谱》,不知《诗笺》与《诗谱》自为二事,非《笺》即《谱》,读《淮南子》谓大要本《文子》,不知《文子》为伪书,是《文子》袭《淮南》,非《淮南》剿《文子》。统观全卷,虽不免时有小疵,但在古代典籍的考证方面也还颇具价值。有道光二年(1822)茶陵彭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黎氏家集

    十二种,三十六卷,附刊四种,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曾为曾国藩幕僚。光绪二年(1876),任驻英国参赞,后兼任驻法国、西班牙等国参赞。光绪七年(188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清汪日秀校刊。《隶续》为宋洪适编著,其扬州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汪氏在校刊《隶释》后的第二年(1778),又校刊此书。卷末有汪氏自跋。据其所述,他系根据金风亭长藏抄本,校以近刻,然后付印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重修两淮盐法志

    一百六十卷。清王定安等撰。见《求关斋弟子记》条。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具言编纂经过。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内分子目为制诏、德音、圣制、功令,卷十一、十二为沿革,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卷十三至二

  • 兴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伍继勋修,范昌棣、吴翰章等纂。伍继勋,字次荪,江苏阳湖人,供事,官兴山知县。范昌棣,湖北蕲水人,生员。吴翰章,字星桥,本县人,举人。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四年(1665)县令胥遇纂《兴

  • 王右丞集笺注

    二十八卷。《附录》二卷。唐王维(699-759)撰,清赵殿成(1683-1756)笺注。赵殿成字武韩,一作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平详见《画学秘诀》辞目。王维集旧有顾起经分类注本,但诗注不及文。

  • 寻乐堂集

    十一卷。明王烈(约1497前后在世)撰。王烈,字正邦,别号寻乐,乐安(今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成化弘治间诸生,其他事迹不详。明代诗文作家。著有《寻乐堂集》。该集共十一卷。文五卷、诗六卷。末附其族孙澄

  • 修辞指南

    ① 见《书叙指南》。② 二十卷。明浦南金(生卒年不详)编。浦南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本书将《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汇集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没

  • 洞方术图解

    二卷。清夏鸾翔(1823-1864)撰。夏鸾翔字紫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聪颖好学,精擅中算,与戴煦世好,为项名达高足,研习项、戴、徐(有壬)、李(善兰)诸家与西方微积分学甚钻。1863游广州,与邹

  • 昭德新编

    三卷。北宋晁迥(951-1034)撰。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自其父始徙居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累迁太常丞。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后为翰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