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奉阳草堂诗集

奉阳草堂诗集

二十卷。明郑撰。其生卒年未详。十六岁即以能诗名。其《赠满震寰太仆三黜》诗,当时为文养孟所称诵。后因《黄芝歌》忤魏忠贤得祸,搜捕逃匿,家人以其原稿尽付水火,故其少作尽逸不存。后系锦衣狱中,曾手自删定旧刻诗,合前后《狱中草》,成十六卷,止于崇祯十一年(1638),以授其子珏。珏又以续得之诗,至十二年(1639)授命前一日,一百六十八首,分为两卷,并《国风赋》一卷、《楞严偈》一卷,共计二十卷,编目付之其弟竟梓行,即此本。集未分体,亦未分类。据珏识云:本之意旨。前有黄道周、冯舒两序,辨之无罪。又有陈仁锡序,称其诗格高妙。陈继儒序,称其诗远者高清,近著孤冷。又称其不操七子之音。集中《初入翰林言志》诗,“有求皆自贼,无欲称至刐,一意不可乱,千人莫敢当。榇兰馨自贵,瑾瑜重轩黄。一淄宁得白,失足千秋伤。思贤入梦寐,怀古多慨慷。荏苒三十年,初衷讵能忘。”其刚正不阿,以卓行自厉,可见其品性。审阅全集,其游名山大川之诗,鼓溋笔墨,洗发性灵,因非尽出标榜。王绍徽《东林点将录》,四方打听邀授来宾头领十二员中,列地异星白面郎君输林院庶吉士郑。而陈鼎《东林列传》,罗诸诸人事迹颇详,不及于。惟黄道周传中,附见其廷争为辨诬。道周自称其文章气节不及郑,固极推崇,亦可想见之为人。此集为乾隆禁毁书目,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故传本极少。有康熙三年(1664)刊本。

猜你喜欢

  • 玉堂漫笔

    三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陆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为官曾掌翰林院印。陆深赏鉴博雅,为词臣冠,著作宏富,有《俨山集》一百卷和《南巡日录》等。《玉堂漫笔》是陆深为官翰林时记录每日

  • 峰青馆诗钞

    七卷。《续钞》四卷。《寄庐诗存》二卷。清钱国珍(生卒年不详)撰。钱国珍字子奇,清道光、同治间人。江苏省江都县人。其人读书稽古,早负盛名;然八试秋闱始获登第,十五年后方为县令。宦游十年,驰驱鞅掌,戎马仓

  • 冕服考

    四卷。清焦廷琥(生卒年不详)撰。廷琥为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父焦循,举人,著述甚富,有《易通释》、《孟子正义》诸书三十余种。廷琥,字虎玉。诸生,能读书,传父业,著有《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及《蜜梅

  • 捉尘集

    一卷。清樊封(生卒年不详)撰。樊封,字昆吾,汉军正白旗人。副贡,清广东汉军驻防监生。樊封博通经史,常负不可一世之概。道光间应试久寓京都。曾应赴翁相国宴,主谓诸客云,论官阶樊处士不我等,论学问则我辈恐居

  • 龙云集

    三十二卷。宋刘弇(1048-1102)撰。刘弇,字伟明,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初知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除秘书省正字,历实录院检讨。龙云乃弇所居乡

  • 毛诗原解

    三十六卷。明郝敬(1558-1639)撰。敬字仲舆,号楚望。万历进士,累迁户部给事中。时开矿征税,敬尝劾税阉陈曾、鲁保等不法。又劾辅臣赵志皋力主封贡,谋国不忠。以浮躁降宜县县丞,移知江阴县。考下下,再

  • 周易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士增字松崖,浙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官至武都训导。是书用《周易》解四书,也有确不易者。如“君子周急不继富”,解为“称物平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解为“如通塞也”;“不怨天

  • 颜氏遗书

    八种,三十二卷。清颜崇桀编。颜崇桀,山东曲阜人,颜回后裔,曾任兴化县知县。本书收唐颜真卿、清颜光敏、颜光猷著作,实为颜氏家族书,多为诗文集。颜真颜(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 论语实测

    二十卷。清徐天璋撰。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人。是书首有天璋自序,以为《论语》一书,门弟子记孔子言行,考其年月尽在司寇去官之日,自卫返鲁之时,定哀间居多,意各有指。或因政治感言,或为君相托讽,质之《史记》

  • 片玉斋存稿

    二卷。明丁元复撰。元复字玉阳,一字应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浙江参议。此编有诗部、文部各一卷,均以体类为序编次。诗部有古风四首,排律十一首,五言律诗三十九首,七言律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