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姜斋诗话

姜斋诗话

二卷。又本三卷。《附录》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间举乡试。明亡,曾从事抗清活动。后隐居于湘西、广东一带,治学著述。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遂称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文学家,一生著述百余种,后人合编为《船山遗书》三百五十八卷。王夫之强调文学的现实精神和社会作用,论诗以意为主,以情景妙合无垠为贵,重视兴、观、群、怨,反对拟古雕琢。王夫之论诗著作,有《诗绎》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记(琐记)》一卷。另有《夕堂永日绪论》及《外编》,则多论时文经义。初本无《姜斋诗话》之名。清朝道光时,邓显鹤刻《船山遗书》,书前目录始载《姜斋诗话》三卷:卷一《诗绎》、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三《南窗漫记》,别载《姜斋外集》四卷,其卷三即《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后曾国荃金陵刊本《船山遗书》当即据之收入,仍以《姜斋诗话》为副题。光绪间,王启原辑《谈艺珠丛》只取《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共二卷。近人丁福保辑《清诗话》,《姜斋诗话》即据《谈艺珠丛》本,而改易此名,分为上下二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卷一,《诗绎》十六条;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四十八条;卷三,《南窗琐记》三十二条;另附《夕堂永日外编》五十四条。

猜你喜欢

  • 墨子校注

    十六卷。清毕沅(1729-1796)撰。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山人,江苏镇阳人。沅一生著述颇多,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在沅校注《墨子》之前,已有卢文弨、孙星衍二人校注。沅集其成,复检群书,参酌

  • 三鱼堂四书大全

    四十卷。清陆陇其编。陆氏详《古文尚书考》条。该书初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前有自序,后陇其晚年重加订正,遂为定稿,唯序一仍其旧。胡广等所辑《四书大全》,实乃剽窃倪士毅《四书辑释》,附益以其他诸家之

  • 说文解字旧音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其撰述收入《经训堂丛书》中,另有《灵岩

  • 释天

    一卷。清吕调阳撰。调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尚著《谈天正义》、《大学节训》、《中庸节训》、《纪年考》、《周官类考》、《考工记考》、《考工图》、《群经释地》、《古史释地》、《诸子释地》等。是编与《尔雅

  • 汪禹又诗集

    八卷。明汪淮(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汪淮,字禹又,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汪禹文诗集》。是集皆古今体诗,凡八卷。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汪道昆、吴子玉诸人序。据吴子玉序称:“令其伯子懋孝

  • 敦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戎本

    残存一卷。六朝佚名译。鸠摩罗什来华后,始出十诵比丘五戒本一卷。自此后戒本复多,凡有五种。自唐代以后,罗什比丘尼戒本失传,且大藏也未收入。日本大正十三年西本愿寺将敦煌写经三十卷,赠给了大谷大学图书馆。从

  • 文章缘起

    一卷。梁任昉(460-508)撰。(任昉生平详见《述异记》辞目)。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未提到《文章缘起》。考《隋书·经籍志》载任昉《文章

  • 汶阳端平诗隽

    四卷。宋周弼(1200-1257?)撰。周弼,字伯,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

  • 祈嗣真诠

    无卷数。明袁黄(详见《皇都水利》条)撰。袁黄平时持功过格甚谨,乡里称为“愿人”。此书共十门,即改过第一,积善第二,聚精第三,养气第四,存神第五,和室第六,知时第七,成胎第八,治病第九,祈祷第十,杂引常

  • 三续千字文

    见《重续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