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讨原
一卷。清姚文田撰。文田字秋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此书共12则,据其自序云,此书作于由闽至粤的途中,“途中孤寂无事,因忆昔年学易而似有得者,分条诠次,每抵逆旅,则索烛书之,共得12则。”第一原数,第二原图,第三原书,第四为原卦,五为原蓍,六为邵子所传八卦次序图,七为出震图,八为乾南坤北图,九为大象巽为风,十原三百八十四爻,十一原卦变,十二原筮。今存嘉庆刊本。
一卷。清姚文田撰。文田字秋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此书共12则,据其自序云,此书作于由闽至粤的途中,“途中孤寂无事,因忆昔年学易而似有得者,分条诠次,每抵逆旅,则索烛书之,共得12则。”第一原数,第二原图,第三原书,第四为原卦,五为原蓍,六为邵子所传八卦次序图,七为出震图,八为乾南坤北图,九为大象巽为风,十原三百八十四爻,十一原卦变,十二原筮。今存嘉庆刊本。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谓:“九家或云即淮南九师,或云荀爽集古易家凡是,皆非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荀爽九家集注》十卷,因荀爽为主,故称荀九家,张氏以为荀氏九家即六朝人说荀易者,凡九家。学者
一卷尹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尹氏,不知生于何世,何名,生平无考,都尉为官职。《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尹都尉》十四篇。清代马国翰从《齐民要术》中辑录有关种瓜、葵、芥、蓼、薤、葱等条而成《尹
三十卷。清徐璈撰。璈字樗亭,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官浙江临海知县。该书卷首有洪颐煊序,称其收集散亡,凡古言古字,片语单词,无不穷源探委,以期有裨于“兴观群怨”之旨,厥功甚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师事马融,汉人家法,称述师说不嫌蹈袭,故郑玄《周礼注》不复别白马氏之说。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有不取者。取者,如马注“立其两”:“立卿两人”;“以媺诏王”:“告王
二卷。清蒋士铨(1725-1785)撰。蒋士铨字心余,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不久以养母乞归。此后又一度入都补官记名御史
三卷。清代童能灵撰。童能灵见《周易剩义》条。此书考证朱熹为学著述始末,分年记载,并对其著述加了案语与评论,此书是继《学部通辨》后的又一部攻击陆王学说的理学论辨著述。
四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农圃四书》实际上是由黄省曾所著的《稻品》、《蚕经》、《鱼经》、《艺菊书》等四本书合在一起而成的。明代钟名臣、胡文焕以《农圃四书》之名分别收入自己的《田园经济丛书》、《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记弘光年间史可法有部将四人,为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於永绶。其中於永绶最为桀黠,统骑兵百余,舟二百,令暂住京口。而於永绶与浙抚所调都司黄之奎部不合,渐成水火,发生冲突。於永
二百零八卷。徐世昌(1858-1939)撰。徐世昌字菊人,天津人。光绪进士,至官大学士,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大总统。此书成于1938年。全书首列正案,随后为附案,附案之中另立“家学”、“弟子”、“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