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录
四十七卷。明薛应旂(详见《宋元资治通鉴》)撰。所载上自洪武,下至正德,以续其作《宋元资治通鉴》。然所采史料多出于杂书,故缺乏甄别,失之于轻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刻本四十六卷,其卷三十九为上下两卷合一,故少一卷。另有《四库全书》本。
四十七卷。明薛应旂(详见《宋元资治通鉴》)撰。所载上自洪武,下至正德,以续其作《宋元资治通鉴》。然所采史料多出于杂书,故缺乏甄别,失之于轻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刻本四十六卷,其卷三十九为上下两卷合一,故少一卷。另有《四库全书》本。
一卷。清吴翊寅撰。翊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是书据毕沅本及顾广圻校本,剖析源流,比较异同,并参校群书所引《释名》逸文,评论得失,辨正今本讹误。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
十卷。唐皮日休(834-883)撰。皮日休字逸少,又一字袭美,号鹿门子,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省)人。咸通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诗人。与吴中名士陆龟蒙结为诗
二卷,分前后二集;另本题《大宋宣和遗事》,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宋人编,可能经过元人整理。讲史话本小说,按年代简述北宋政治的演变。开头入话部分历举自上古尧舜至纣王、隋炀帝等贤明君主和无道失政君王
五卷。元魏初(1232-1292)撰。初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元世祖时为国史院编修,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史称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四
六卷。清钱在培撰。钱在培字苍益,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首有雍正丁未(1727年)汪惟宪、程川二人的序文,又有“凡例”四则。卷一是《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
无卷数。明邓淮(生卒不详)撰。邓淮,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温州知府。其为温州知府,因南宋时温州文人游学二程(程颢、程颐)、张(张载)、朱(朱熹)的有周行己等23人,
六卷。清周道遵撰。周道遵,道光时人。《甬上水利志》清刻本。共六卷,此书体例乃本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先叙城内河渠。次及东西为二堤堰砌闸桥梁,即随河流所经,而附列。此编参考诸志,议论精博,订证详明。研水
一卷。清陈厚耀(详见《春秋长历》)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
六卷。清林春溥编辑。是书无序例,凡《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摭拾群书,不参己见,颇多新颖之解。所解各条于义理事实,均能切合,其搜集甚博,且及时文批尾。该书有道光十四年(1
一卷。清方苞(1668-1749)选。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有《方望溪先生全集》。方苞认为,《管子》一书“掇拾近古之政法,其义驳辞蔓,则众法家所附缀而成。且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