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经注集证

尔雅经注集证

三卷。附《音释》一卷,清龙启瑞撰。龙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卒于官。研精小学,著《古韵通说》、《庄子字诂》、《字学举隅》、《小学高注补正》、《诸子精言》、《经籍举要》及《尔雅经注集证》等,均传于世。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曰:“《集证》引用者,自《经典释文》至宋翔凤《过庭录》,共二十一种,皆习见之书,务在简明,不取博辩也。间下己意,亦甚谨严。又采同时山东人潘泽农(克溥)说数条,颇有新意,而根据殊确。龙氏此书成于道光戊申(1848年)任湖北学政时,自言就正于潘,潘时为兴国州知州,不言其为山左何郡县人,亦不知其所著更有何书也。”此书汇集阮元、卢文弨、郝懿行、邵晋涵、臧镛堂、钱大昕、严元照、孔广森、全祖望、武亿、段玉裁诸家《尔雅》之说,间有辨驳。引书凡二十一种。颇谨严。光绪七年(1881年)其子继栋初刊于京师,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刊入《清经解续编》。

猜你喜欢

  • 琅琊曼衍

    四卷。明张鼎思(生卒年不详)撰。鼎思字慎吾,安阳(今属河南省)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琅琊曼衍》、《琅琊代醉编》等。此书为考证古文之书。但多抄撮前人之语。其第四卷专解《周易》,多杂录《李氏

  • 良乡县志

    八卷。清杨嗣奇修,李维翰、等纂。杨嗣奇康熙年间任良乡知县。《良乡县志》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全书八卷,十纲,分为:舆地、建置、赋役、官师、人物、纪幽、物产、武备、祥、艺文。该志以纲冠其首。一目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

    五卷。元薛致玄(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见《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等音声位合汇

    二卷。清高奣映编。高奣映字雪君,姚州(今云南姚安县)人。是书取马自援《等音》、林本裕《声位》,合纂为一书。马自援又名盘什,张祥晋《七音谱》卷一谓马氏是云南霑益州(今云南沾益县)人。方本恭《等子述》也说

  • 吴菘圃年谱

    一卷。清吴璥(1747-1822)自述。吴璥字式如,号菘圃,浙江钱塘人(今余杭)。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河南布政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刑部、吏部尚书,协办

  • 青岩丛录

    一卷。明王袆(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一卷,分五篇,内容主要论述纬书及释、道两家的源流,与《医书》相同异,原已收入王袆文集之中,曹溶编《学海类编》时将其摘出别行,并改为此名。有《百陵学山》本、《

  • 崇祯朝纪事

    四卷。李逊之(生卒不详)撰。李逊之,字肤公,号江上遗民。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一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末大臣李应升子。继承家学,入清不仕。著有《李忠毅公家谱》。《崇祯朝纪事》,编年体史书。取材邸报

  • 周髀算经

    二卷。音义一卷。佚名著。全书七千余字。原称周髀,唐代始用今名,立于学官。髀者股也。周代于地立八尺之表以为股,其影为勾,故称周髀。其书有关天文学方面,主要阐述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璇玑四游的文字证实当时已观

  • 汪彦石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汪献玕撰辑。二种为《禹贡锥指节要》一卷、《夏小正传》一卷。两种均为经学著作。其中《禹贡锥指节要》,本书有专条介绍。两种均用为家塾教学童蒙。有同治年间群玉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