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名将传

广名将传

二十卷。明黄道周(1585-1646)注断。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崇祯时,因言时事屡遭贬官。北京失陷后,又辅政南明福王,为郑芝龙排斥。清军南下,黄道周在江西起兵抵抗。战败被执,后遇害,《明史》有传。此书前有自序一篇,谓旧本不足重。旧本乃指宋人张预《百将传》、明人陈元素《名将传》。于是“取而细较之,芟其繁文,出其精要,再入旁批有夹注,又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此序作于崇祯十六年,正是国事日非之时,内有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农民军,外有觊觎入关的满洲军。黄道周欲从历代名将事略中,向人们提供教训,引以为鉴,可谓用心良苦。全书录西周至明代名将一百七十五人,首吕尚、孙武,终戚继光、俞大猷。传中述其生平事迹,在“断曰”中评其功过,究其作战得失,“使披阅者,一览而知前人之用意”,领会用兵之奥妙。如在俞大猷传的论赞中说:“大猷为将,事必先周。陈师鞠旅,言必尽谋。水灭倭氛,陆俘琏囚。闽广奠安,漳泉少扰。比之方叔,实称其俦。”全用韵文写成。此书寓兵法理论于人物传略之中,形象生动。故人评之曰“非孙、吴诸家辞旨深奥猝难索解者可比”(耆英《新镌〈广名将传〉序》)。此书影响甚广,“实为营伍中必不可少之书”(耆英《序》)。此书又名《广名将谱》,《四库提要》入《兵家类存目》,著录此书十七卷,殆非完本。又疑“词意弇陋,决不出道周之手”,认为是坊间依托之书。本书有明崇祯癸未(1643)年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清道光己酉(1849)年耆英辑印本,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有藏。此外,国内多家图书馆藏有此书明刊本。《海山仙馆丛书》、《丛书集成初编》中收有本书。点校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孟冰点校。

猜你喜欢

  • 汪尧峰年谱

    一卷。清赵经达辑。经达字尊三,晚清江苏昆山人。谱主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纯庵,江苏长州(今吴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康熙时举博学鸿词,授编修,

  • 金陵野钞

    一卷。明顾苓(见《三朝大议录》)撰。《金陵野钞》记崇祯甲申(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福王即位南京,迄于弘光乙酉(1645年)清兵入南京,弘光帝出奔芜湖被俘,高宏图,刘宗周闻国难绝食而死。全书记述弘

  • 传书堂藏书志

    不分卷。清王国维撰。王氏精通目录学,曾受聘于浙江乌程藏书大家蒋孟薠(1877-1954)编撰此目。始于1919年,成于1923年,凡历五载,皆取自蒋氏家藏,悉尊《四库》体例。每书首载序跋、作者、年月及

  • 易存

    无卷数。清朝萧云从撰。萧云从字尺木,安徽芜湖人。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副榜贡生。该书是萧云从八十岁时写的。该书以数言易,而其数乃以律吕历算为宗,又旁及于三命六壬之术。前列易存四学一条,称“学者先

  • 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明李应策(约1597年前后在世)撰。朱应策,字成可,号苍门。陕西蒲城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任邱知县。以两遭居忧历成都安阳,举卓异。徵授刑部给事,历太常少卿左通政。后归隐

  •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撰。李百川清雍正、乾隆时人,乡贯无考。据作者自序,他家居时“最爱谈鬼”,常约友人共话新奇。后移居乡塾,做过乡村教师。他家原也富有,因代人借债而破产。1753年携家漂泊,在扬州旅邸草创《绿野仙踪

  • 瓦缶集

    十二卷。清李宗渭(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宗渭字秦川(-作泰川)。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自编其诗为《瓦缶集》三卷,后附有《咏怀集》一卷。宗谓殁后,其婿高衡编辑其遗诗:

  • 公孙宏书

    一卷。汉公孙宏(宏又作弘,前200-前121)撰,清马国翰辑。公孙宏字季,菑川薛(今山东滕县南)人。狱吏出身,学《春秋》杂说。汉武帝征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免归。后再拜博士。元朔中,由御史大夫升

  •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

  • 金文靖集

    十卷。明金幼孜(1368-1431)撰。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初,累迁谕德兼侍讲,帝重其学,北征时,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