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弘光实录钞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铖当道,史可法督师,江北四镇,从“逆”案,伪太子案等。内容大致与顾苓《金陵野钞》相出入,而不及李清《南渡录》、顾炎武《圣安本纪》详审。书前有自序及不著人名识语,书后附大臣月表。《弘光实录钞》以记注体为主,颇近似于起居注,并夹叙有关诸臣生平事略,间又有作者史评,据古藏室史臣序自称,作者撰著《弘光实录钞》是以邸报排比而纂之,又证以故所见闻,抄之以求其备。书中录有当时奏疏、圣旨,为作者所亲见,故而所记事大多信而有征,不是仅据传闻而附会。但其中也有一些失实之处,如记许定国降清,封宁南王;福王北去,唐王豫以质宗谥之;典史闫应元偕勇士溯江而去各条,尤属谬误,失于考证。又于福王及马士英、阮大铖颇多怨憞之词,序中直称弘光帝不道,且以伪太子为真,并左袒左良玉率兵东下事,凡此种种,均可见作者所存党争门户之见较深,史论不免有失于偏颇之处。尽管如此,《弘光实录钞》作为“取材邸报,无异官档”的史料,仍不失为研究南明史迹的重要参考。关于《弘光实录钞》的作者问题,有两种观点:杨凤苞《南疆逸史跋》谓:“黄宗羲《弘光实录》一名《弘光实录钞》,又名《弘光纪年》。”傅以礼、谢国祯均认为《弘光实录钞》的作者为黄宗羲。台湾商务印书馆所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的作者则认为,所传有关黄宗羲生平记载,如黄梨洲年谱、黄宗羲神道碑铭,以及《梨洲遗书十种》等均未提及《弘光实录钞》,故不应遽信杨凤苞《南疆逸史跋》之言。杨凤苞生于清季,忌讳已弛,南明遗著,不禁传抄,当时书商拟名射利,伪托名人之作,学者常被欺骗。《弘光实录钞》有清吟馆抄本,题作《弘光日录》,又有浙江图书馆藏傅以礼抄校本,《痛史》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清宫史续编

    一百卷。清庆桂撰。庆桂,姓章佳氏,字树斋,满洲镶黄旗人。纳赀授员外郎,熟悉边情,两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嘉庆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卷一至卷六为训谕、卷七至卷五十为典礼、内分细目为盛典(七卷至二十二卷

  • 伏虎韬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详见《报恩寺传奇》)撰。写轩辕生妇张氏奇妒,常威顺其夫,又集妇女授降服丈夫之法。轩辕生师马侠君故意送妾于张氏。张氏虐待此妾时,马劝轩辕生诈称应试避居他处,又设计取其妾令与生同居,又遣人

  • 御定历代赋汇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

  • 节品出典

    五卷。王复礼撰。王复礼,清康熙年间钱塘人。《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均未著录其书。据《贩书偶记》时令类,称此书为“钱塘王复礼撰、无刻书朝代,约康熙壬午(1702)杭城尊行斋刊。”

  • 同声千字文

    十卷。清朱紫撰。朱紫字天凝,少孤,事母以孝称。朱氏认为字学诸书能考一字之音,而不能识同音之字;韵学诸书能识同音之字,而不能读韵学之文。因取周兴嗣之《千字文》,除并其同声字四百三十七个外,实止五百六十三

  • 陈文冈集

    二十卷。明陈棐(约1550年前后在世)撰。陈棐,字文冈,鄢陵(今河南许昌市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甘肃巡抚。是集凡二十卷。诗文多为率笔而就,奏疏也多迂论。故不以诗文名。是集

  • 九峰志

    四卷。清陈祚康、魏杰撰。陈祚康,字黼平,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魏杰,字拙夫,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九峰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一形胜,二寺院,三碑铭,四艺文。其谓九峰山日

  • 平养堂文编

    十卷。王龙文(1863-1923)撰。王龙文,字泽寰,湖南湘乡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后因同情义和团落职。是集由王先谦以公钱刊行。其卷一,上为《续志林》、下为《史佩》,皆评论史事者。卷二以

  • 经义杂记

    三十卷,《叙录》一卷。原名《经义杂识》。清臧琳(详见《郑氏六艺论》)撰《经义杂记》三十卷,臧庸(1767-1811)撰《叙录》一卷。此书取杂记汇编的形式,内容精深,见解独到,考证细致,颇受学界重视。清

  • 嘉定屠城纪略

    一卷。明朱子素(详见《东塘日札》)撰。《嘉定屠城纪略》《纪载汇编》本改名为《东塘日札》,《痛史》本转作《嘉定县乙酉纪事》,为同书异名。所记时日,略有参差,或为传抄之误。而《东塘日札》载侯峒曾溺水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