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吟稿
二卷。庞鸿书(?——1915)撰。庞鸿书字郦亭,江苏省常熟人。清末进士,曾参与镇压义和团,又以御史出抚湘、黔。工经史,精音韵,在官时亦著述不辍,曾著有《读水经注小识补》、《元和郡县志》、《四十七镇图说》等书。辛亥鸿书因再疾辞官归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鸿书作为遗老,居家常郁闷不乐,叹息终日,遂放浪湖山、沈酣诗酒,与友好往复酬唱,辛亥后五年吟诗数百首。弃世后其子庞树韡搜集尚存三百首,辑成二卷,名为《归田吟稿》,于1923年铅印行世。
二卷。庞鸿书(?——1915)撰。庞鸿书字郦亭,江苏省常熟人。清末进士,曾参与镇压义和团,又以御史出抚湘、黔。工经史,精音韵,在官时亦著述不辍,曾著有《读水经注小识补》、《元和郡县志》、《四十七镇图说》等书。辛亥鸿书因再疾辞官归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鸿书作为遗老,居家常郁闷不乐,叹息终日,遂放浪湖山、沈酣诗酒,与友好往复酬唱,辛亥后五年吟诗数百首。弃世后其子庞树韡搜集尚存三百首,辑成二卷,名为《归田吟稿》,于1923年铅印行世。
一卷。清黄富民(1796-?)编。富民事迹不详,为谱主之子。谱主黄钺(1750-1841),字左田,一字左君,晚号盲左,又号壹斋,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讲学士、内
无卷数。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姓名。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末熊涧谷。不分年代,亦无体例,次序颇为杂乱。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元风雅》,较此书完备,且有条理。此书残阙舛误,几不
二卷。清曹逢庚撰。逢庚字上章,号肃堂,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乾隆壬辰(1772)科举人,癸丑(1793)钦赐翰林院检讨。精于经学,著有《淡和堂经说》等。所著《春秋辑解》十二卷原藏于家,同治九年(1
十二卷。《补遗》二卷。傅熊湘(1882-1930)撰。生平见《国文法》条。《钝安诗》的前十卷为作者亲手编订,其中,前八卷始于民国辛亥(1911年),迄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古今体诗,凡少时作品与
六卷。补注六卷。清张庚(1685-1760)撰。庚字长庚,一字浦山,号瓜田,晚号弥伽居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著有《通鉴纲目释地纠谬》、《画徵录》、《强恕斋诗文集》等
二卷。明周拱辰撰。拱辰字孟侯,桐乡(今浙江桐乡)人,明于经字。明亡隐居,屡征不起。著有《公羊墨史》二卷、《南华真经隐史》九卷、《离骚草木史》十卷、《离骚拾细》一卷、《圣雨斋诗文集》十卷、《问鱼篇》一卷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
四卷。清徐山民辑。徐山民为徐虹亭从孙,曾刻《虹亭本事诗》及《杨诚斋集》。此书为好友投赠之书,故无伪迹。第一卷为刘文清、法时帆、王西沚、袁简斋之书。第二卷为梁山舟、王梦楼、赵瓯北、余秋室、陆桂舟之书。第
二十七种,四十五卷。清王启原编。王启原字君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王启原学术、诗文均善长。此丛书所收为历代诗话著作。据其自序云:“盖自梁刘勰有明诗之篇,钟荣品诗遂详派别,唐人好言类格,而表圣之品,犹能
各一卷。一本朱王万寿,明时吉昌句,明崇祯年间,上元黄周星九烟撰。一本咸丰万寿,安广吉康句,曰《新编百家姓》。一本咸丰万寿,安康吉昌句,曰《百家姓二编》。一本咸丰万寿,安贺巩昌句,曰《百家姓三编》。皆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