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彭惠安集

彭惠安集

十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后擢为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弘治中,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从吾滞稿》十二卷。彭韶正色立朝,岿然耆旧。其文虽治台阁之体,而醇深雅正,具有根柢,不同于神瘠而貌腴。此集初名《从吾滞稿》。嘉靖中重刊,乃改题此名。然据郑岳原序,已有遗稿散佚之语。则似己非其旧本,故所收诗仅十余首。如《明诗综》载其临江词一篇,指斥东里,慷慨激烈,足起顽懦,而此集不载。又莆风《清籁集》载其诗十五首,亦半从他书录入。是掇拾散失,尚多未尽。特赖此一编,幸不至于全佚,是则校刊者之功。彭韶之风节虽不藉文章以传,然文章亦足以不朽。至其巡视浙江,兼理盐法,怜鼋户之苦,绘八图上进,各系以诗。具有元结舂陵行、郑侠流民图之意,又不仅以词采工拙论。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论语古注择从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认为《论语集注》为功令所限,渐迷其本。朱子有全用古注的,有改订旧义的,对的固多,错的也不少。差之毫厘,失之远矣。全用古注,学者不知其所依据,改订旧义又不能辨其是非

  • 考工记图

    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今安徽屯溪)人。曾问学于江永,博闻强记,为清代杰出的经学家、算学家、小学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

  • 穀梁注

    一卷。晋刘兆(详见《公羊注》)撰,清龙璋辑。据《晋书·儒林传》称,刘兆鉴于《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于是“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作《春秋调人》七万余言,又作《春秋左氏全综》

  • 京房易章句

    一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黄奭辑。其所辑《易》凡九家,京氏《易》学为其一。据《隋书·经籍志》等著录《京房周易章句》凡十卷,亡佚。部分存于唐僧一行及李鼎祚之书中,内容不外以阴阳历算、卦

  • 庐江县志

    十六卷。清吴宾彦修,王方岐纂。吴宾彦,字粲园,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经历荣任庐江县事。庐江古为庐子国,自隋大业中,始改为县。清属庐州府管辖。庐江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年,再修于嘉靖四十二年,

  • 增订周易本义补

    不分卷。清苏了心撰《周易本义补》,刘祈谷增订。祈谷字俶载,生平籍贯不详。自署居于洮村。刘氏序中称:苏氏之书有讲之未详者,有极当而与制举未合者,故为之增订。苏氏取之衷旨,间参蒙引,易尚本义。刘氏删其不合

  • 王荆文公集注

    八卷。清沈钦韩(1775-1831)注。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吴兴,居于苏州木渎。清史学家,文学家。嘉庆举人,授安徽宁国府训导。精史地之学,长训诂考证,也善诗文。著有《两汉书疏证》、《水经注

  • 旧五代史

    一百五十卷,目录 二卷。宋薛居正等奉敕撰。《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或《梁唐晋汉周书》,修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至七年闰十月,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同修。后欧阳修《五代史记》

  • 江冷阁诗集

    十四卷。清冷士嵋(1626-1711)撰。冷士嵋,字湄江,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明末诸生。入清绝意仕进,以授徒教学自给,尝与张自烈、魏禧、魏礼、宗元豫、盛远诸人相互唱和。著有《江冷阁诗集》、《江冷阁文

  • 证俗音

    一卷,北齐颜之推撰,清任大椿等辑。颜之推(531-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历任四朝,梁为散骑侍郎;齐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581-600年)中,太子召为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