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史

心史

七卷。宋郑思肖(1241-1318)撰。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木穴国人、三外野人,连江(今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隐居苏州,自称“三外野人”。善画兰梅,多露根,或写无根兰,都不画地坡,以寓赵宋沦亡之意。著有《心史》。此集又名《铁函心史》。为郑思肖诗文集。共七卷。其中《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二卷,皆为各体诗歌,共二百五十一首;《久久书》一卷、《杂文》一卷、《略叙》一卷,皆记宋亡时之杂事。后附其自序、自跋、盟言及《疗病咒》一则。其诗文多褒扬忠烈,贬斥叛国投敌的逆臣贼子,砺志复宋,气节不馁。其感情则深沉、悲愤,溢于言表,如《八砺》三首中有“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句,充分表现出其亡国之痛。书成之后,郑思肖为表示其绝决之意,将书放入铁函,用石灰封锢,投入苏州承天寺井中。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冬天旱浚井,始得此铁函,并于函中得到“褚墨犹新、古香触手”的书稿。于崇祯十二年由金华张公捐奉刊行,后吴县陆坦、休宁汪骏声再次刊刻。现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种竹书屋刻本、《明辨斋丛书》本等存世。又有清抄本《郑所南先生心史》七卷、《补遗》一卷。

猜你喜欢

  • 语助

    《助语辞》之别称,详见“助语辞”。

  •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

  • 观古阁丛刻

    七种,十二卷。清鲍康编。鲍康字子年,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鲍康擅长金石学,尤精钱币之学,是当时著名专家。丛刻收鲍康著作三种,有《观古阁泉说》一卷、《大钱图录》一卷及《观古阁

  • 钦定周官义疏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敕撰,乾隆十三年(1748)钦定。据雷熔《方苞行状》载为方苞撰,沈廷芳为方苞传亦略同。方苞生平见《周官集注》。《钦定周官义疏》为清政府钦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汉志》载《周官经

  • 周易考占

    一卷。清金榜撰。榜字蕊中,又字辅之,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一甲一名进士,官翰林院修撰。作者以为周官占人之法不著于经,而载于《左传》、《国语》者仅有六爻不变、六爻尽变、一爻变、五爻变,四者

  • 旌异记

    十五卷。隋侯白(生卒年不详)撰。侯白字君素,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人。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好为俳谐杂说。开皇中,举秀才,为儒林郎,文帝令于秘书修国史,后给五品食,月余而卒。作品除《旌异记》,还有笑话集

  • 史论初集

    无卷数,清朱直撰。朱直,字少文,江苏人。《史论初集》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读史管见》而作,其中颇有持平之论。胡寅所论有些偏激;其论人则以孔子、颜回、孟子等为楷模,其论事又以虞夏、商周为典范,其用词过于激

  • 豫乘识小录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

  • 劻仪纠缪集

    三卷。清孔继汾撰。继汾,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孔氏序中称:“尝以阙里礼乐,自罹宋元兵燹之会,蔑弃无余。赖有三氏教授,道江张达善,详加考订,生徒始得有所循习。”而张氏之说,附会经传,增益繁

  • 御题高义园世宝帖

    四卷。清范来宗(1737-1817)刻。范来宗,字翰尊,号芝岩,一号支山,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范仲淹后裔。乾隆四十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范来宗善于行楷,且工诗画,有《洽园诗稿》等。该法帖中范氏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