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愿学编

愿学编

二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更字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为嘉定判官,迁知潼川,历吏部郎中、安广知府、右副都统御史、山东巡抚、河南巡抚,颇有政绩。明世宗时、为人所陷、革职归家。著述甚多,有《安广府志》、《秦安志》、《春秋本义》等。此书为他讲学时的诸论,成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时胡缵宗已七十五岁。关中之学大抵源出于河东三原,无矜奇吊诡之习。他又师事罗钦顺,与魏校、湛若水、何瑭、吕楠、马理等为友。故所论颇为笃实。其解释《大学》用古本,而不废朱熹格物之说。虽然与王守仁学术观点有分歧而称其如程门有游酢、杨时。没有门户诟争之习。然核其全书,大抵皆为先儒所讲过,新论不多。

猜你喜欢

  • 唐宫闺诗

    二卷。清刘云份撰。刘云份,里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唐代女诗人诗选。凡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误记为“国朝费密编”,孔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已予指正。据卷前刘云份所撰《叙》称,他遍阅晚唐诗人诸

  • 进修录

    三卷。明冯渠(生卒年不详)撰。冯渠,字谦川,新城(今江西新城县)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书三卷,全规仿《论语》之文,又仿《论语》分为二十篇。属王通《中说》之类。

  • 生利分利之别论

    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这是一部经济学方面的专著。李提摩太认为世人竞相言利,而不知利有生利和分利两条途径,所以他撰写此书以说明之。在书中李提摩太论述了利的产生,非独力与现力所能生,他主张

  • 湖海集

    十三卷。清孔尚任(1648-?)撰。孔尚任,字季金,一字聘之,号东塘,又号岸塘,自称云亭山人,卒年不详,山东曲阜人。通音律,以作传奇《桃花扇》驰名。本集是孔尚任官国子监博士时,随侍郎孙在丰在淮扬疏浚海

  • 海云堂诗钞

    十四卷。《补遗》一卷。《词钞》一卷。清严学淦(约1819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严学淦字丽生,江苏丹徒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道光六年(1826)大挑一等,分发湖南候补知县。此集为其所著古近体

  • 淮鹾备要

    十卷。清李澄撰。李澄,字练江,江苏江都县人。贡生,此书卷一为盐之始,卷二始之弊,卷三盐之行,卷四行之地,卷五盐之害,卷六害之法,卷七盐之利,卷八利之人,卷九盐之说,卷十说之效。是书前有张青选序,说到“

  • 僧宝传

    全称《禅林僧宝传》三十二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据有关文献记载,惠洪乃非平庸之辈。他虽然喜游公卿间,善诗交友,“于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僧律多疏”,故世有多讽,有浪子和尚之称。但是,他却是聪明

  • 唐文续拾遗

    十六卷。清陆心源(1834-1894)辑。生平详见《唐文拾遗》(辞目)。此书为《唐文拾遗》之续编。凡十六卷。《唐文拾遗》行世之后,陆心源又陆续得唐文三百余篇,厘为十六卷。上自朝廷诰敕、以及碑铭序记之文

  • 四书讲义

    十一卷。清王元启(1714-1786)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清学者,历算家。著有《惺斋杂著》、《勾股衍》等。是书卷首有自序,章次为《大学》一卷、《中庸》四卷、《论语》三卷、补一卷、《孟子

  • 证治大还

    四十卷。清陈治(生卒年不详)撰。陈治字三农,云间(上海松江县)人。陈氏出身于世医之家,幼承家学。著述颇多,著有《外台秘典》、《脉药骊珠》、《黄溪医约解》、《幼幼近编》、《医学近编》等书。此书为丛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