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书

明书

①四十五卷。明邓元锡撰。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计帝典十卷,后妃内经一卷,外戚传一卷,宦官传一卷,臣谟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节一卷,将谟一卷,名将一卷,理学三卷,文学二卷,心学三卷,列女一卷。其中分类芜杂,有不少舛误、颠倒。②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维鳞撰。傅维鳞字掌雷,一字歉斋,初名维桢,明末吏部尚书傅永淳之子,灵寿人。傅维桢为顺治年间进士,由编修出任东昌兵备道,以治行第一,升左副都御史,曾上《劝学疏》,语极恳切,累进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著有《歉斋说书》、《四思堂文集》。《明书》由其子傅燮诇(汀州府知府)所镌。康熙十八(1679年)诏修《明史》时曾征此书入史馆。该书原有三百卷,《四库全书》载浙江孙仰曾家藏本仅一百七十卷,包括本纪十九卷,世家三十三卷,宫闱纪二卷,表十二卷,志二十二卷,记五卷,世家列传七十六卷,叙传二卷,作者自称搜求明代行藏印钞诸书,与家乘文集碑志聚书三百余种,九千多卷,同时还参考《实录》,考订异同而成书,可见史料来源是相当广博的。但该书体例庞杂,失当之处也颇多,例如土田、赋役、食货分三志,服玺、舆卫分二志,皆是《通典》、《文献通考》类书之体,非史法也;刘基不入勋臣、宋濂不入文学,却以曾经仕元,均与危素等人列入杂传等等,不可尽数。大概是傅维鳞所处时代距明亡不远,而一代之史记载浩繁,非综括始终不能得其条理,作者以一人之力虽能凑合成编,但动辄矛盾,亦是势所难免的。

猜你喜欢

  • 湖广图经志书

    二十卷,明薛纲纂修,明吴廷举续修。吴廷举,字献臣,湖北嘉鱼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曾任顺德知县,广东佥事,江西右参政,广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右都御史等职。著有《西巡类稿》八卷。湖广为禹贡荆

  • 廖恭敏佚稿

    一卷。《附录》一卷。明廖庄(1404-1466)撰。廖庄,字安止,号东山,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历刑科给事中,迁南大理少卿。景泰五年(1454)因事忤旨谪定羌驿丞,天顺初

  • 文瑞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金檀编。金檀(约1660-1730),字星轺,以字行,桐乡(今浙江嘉兴地区)人,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目录学家。自幼好书,犹嗜古籍,于书无不搜求。晚年藏书益多,建“文瑞楼”以贮之,编有《文瑞

  • 话雨楼法书

    八卷。清代成亲王永瑆书,卓秉恬(1782-1855)辑刻。卓秉恬,字静远,一字海帆,四川华阳(今成都)人。嘉庆六年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卓氏工书,且善诗词,谥文端。该法书为卓氏汇诸家之藏帖辑成。此帖

  • 迪吉录

    九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颜茂猷,字壮其,又字仰子,平和(今福建省平和县)人。据《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四《文苑传》载:“茂猷字光衷,天启甲子(1624)举乡试,崇祯甲戌(即崇祯七年,1634)知贡

  • 五经不二字音韵释文

    五卷。清庄缤澍缉。首有缤澍自序。此书是继《四书不二字》之后而作的。对五经白文及传注作了统计,其字为《四书不二字》所无的,有二千二百多字。以前梁溪邹氏辑有《五经音韵合注》一书,只标音韵,不专主韵府,又不

  • 大唐内典录

    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发律合注戒本》辞条。《大唐内典录》一书,简称《内典录》。“内典”一词是佛教自己对其典籍的称呼。该录是道宣于麟德元年(664)在西明寺所撰。录自东汉至唐初译者二

  • 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

  • 颜氏家训校记

    一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宋琐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等。《颜氏家训校记》为懿行

  • 老子集解

    二卷。明薛蕙(生卒年不详)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属安徽亳州)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0)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撰有《老子集解》二卷。此书编于嘉靖庚寅年(1530),其后屡次加以修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