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外别传

易外别传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图为“先天图”,称其学为“先天之学”。俞琰作《易外别传》,自序称其书是“先天图”环中之秘,汉儒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俞琰认为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述阴阳,所以魏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大要不出“先天一图”;认为“先天图”虽是易道之继续,但也是君子养生之切务而不可不知。并强调“先天图”的秘妙在于“终坤始复,循环无穷”,而其至妙又在于“坤复之交,一动一静之间”。俞琰自称遍阅云笈,略晓一二,又遇隐者授以读《易》之法,尽得“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用于自身,体会到邵康节所谓天根月窟、所谓三十六宫,人身没有不具备的,是说人体内之阴阳,即“身中之易”。所以他撰此书以述“先天图”环中之秘,述内丹之说,强调运用体内阴阳;释解《参同契》之奥,发挥《参同契》之旨。他于《易外别传》一书中,载绘太极图、先天图、先天六十四卦直图、地承天气图、月受日光图、先天卦乾上坤下图、后天卦离南坎北图、乾坤坎离图、天地日月图、八七九六图、木火金水图、乾坤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坎离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屯蒙二卦反对一升一降图、即济未济反对一升一降图,又据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所载“明镜图”,略加增损而作“周易参同契金丹鼎器药物火候万殊一本之图”,总共十六图。并录邵雍《皇极经世》及《周易》之说,以《参同契》、《阴符经》、《黄庭经》、《太玄经》、《子华子》、《集仙传》、《素问》、《灵枢》等书,以及朱紫阳、程伊川、张横渠、徐进斋、项平庵、张吾真、胡安定诸人之说诠释以上图说。图说则释解有关经文。如其于“八七九六图”及“木火金水图”之下,释解《参同契》中“九还七返八归六居”、“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数句,称“愚谓”以明己见。他于释解经文之后说:“究而言之,何龙虎之有?何金水木火之有?何七八九六之有?皆譬喻耳”。可知其尽揭内丹之秘,强调自身阴阳水火。此书约成于元至元甲申年(1284),原附于《周易集说》之后同为一书,至正丙申年(1356)俞琰之子仲温合《阴符经解》、《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三书为一帙,总其名为《玄学正宗》(见《玄学正宗》);《道藏》收录《易外别传》与无名氏《玄牝之门》二书同卷;《四库全书》单独著录此书。《易外别传》一书,实借《易》以述内丹之说,以明《参同契》之旨。此书与其所著《周易集说》及《周易参同契发挥》实有互补之处。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凡是研究《参同契》者,无不参阅此书而受其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学古堂诗集

    六卷。清沈季友(1652-1698)撰。沈季友,字客子,平湖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副榜贡生。沈季友为陆葇之婿,与汪琬、毛奇龄以诗相唱和,毛奇龄以“才子”待之。此集一至三卷为《南旋集》,四至六卷为

  • 叶书

    一卷。清黄生(1622-?)撰。黄生字扶孟,安徽歙县人。明朝诸生,自幼勤奋好学,一生擅长六书训诂研究,对文字的切声、演化研究颇深,对古音古训大都进行考证。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对黄生均有传述。他的著述多为考

  • 富川县志

    ①十二卷,清叶承立纂修。叶承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富川知县。考汉置富川县,属苍梧州,三国吴改属临贺郡,隋初属贺州,后改属始安郡,唐改复水,寻复故,明属平乐府。县

  • 陶朱公养鱼法

    见《养鱼经》。

  • 吴文肃公摘稿

    四卷。明吴俨(?-1519)撰。吴俨字克温,江苏宜兴人,生年不详。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侍讲学士,刘瑾知其家富有,啗以美官,吴俨峻拒之,遂被罢职,刘瑾被诛,复职,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

  • 淡然轩集

    八卷。明余继登(约1590年前后再世)撰。余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今属河北省)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摄部事。所请不省,郁郁成疾,卒谥文恪。著有《淡然轩集》、《典故纪闻》。是集为冯琦所编,嘱

  • 掌录

    ① 二卷。清陈祖范(详见《经咫》)撰。是书乃祖范札记考证事物立名的取义,解释古书中词语的意义,辑录前人诸书的文段,以备查寻阅读。全书多摘取收录众人的论述观点,不加评论,罗列堆积。后因其门生弟子互相转抄

  • 文选考异

    四卷。清孙志祖(1737-1801)撰。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问世以来,流布极广。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李(善)注”一家,字句讹误脱衍、杂驳之处太

  • 古文参同契集解

    三卷。明蒋一彪(生卒年不详)撰。蒋一彪,自号复阳子,余姚(今浙江省)人。《周易参同契》的各家注本,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但无论分章与否,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明代杨慎,则另出一本,

  • 光绪宫中现行则例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刻书年月。据书中内容,可推知为光绪初年所编。是书第一卷为训谕,自康熙十八年(1679)至光绪五年(1879),凡有关宫中事务的谕旨多录其中,而以关于宫中妃嫔、太监事为多。第二卷